
劉煒《花兒》200×150cm 1999-2001年作 布面油畫 估價:120-160萬

張曉剛《大家庭系列之童年 No.2》 130×100cm 1998年作 布面油畫 RMB:700-900萬
浙商拍賣2008春季中國油畫雕塑專場拍賣會將于6月29日在杭州隆重登場。張曉剛、方力鈞、劉煒、曾梵志、楊少斌、葉永青、唐志岡、李山、嚴培明、凌健、石沖、石心寧、祁志龍、俸正杰、顏磊、何森等多位當紅藝術家均有佳作亮相。
中國當代藝術界最引人矚目的藝術家張曉剛的《童年No.2》無疑是本場春拍的最大亮點,這件作品創作于1998年,選取了文革時期一個女童手拿紅寶書的紀念照,在一片灰藍的色調中,女童的目光冷凝、表情默然,黃色的光斑突現在女童的臉上,看似簡單的畫面,卻給人以極大的心靈震撼,不僅僅是在表達藝術家的個人“記憶”,更是突現了一個特定時代的特征。
同一藝術家不同時期作品的集中呈現對比,會使藏家更全面的認識藝術家,了解藝術家的藝術演變線索。毛旭輝、夏小萬、冷軍、郭偉、宋永紅、楊千、羅發輝、趙能智均以兩件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亮相,極為難得。葉永青、周春芽單元更是匯集藝術家不同時期作品數件,相信會給藏家帶來巨大驚喜。
葉永青單元的4件作品創作于1985至1997年間。1985年創作的《云南風情》是葉永青從鄉土風格轉向超現實主義和意象風格的轉型之作,畫風仿佛超現實夢境的疊印。以“涂鴉”聞名的葉永青創作于94年的《東面是雨西面是晴》還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涂鴉,它有一點像中國古代的《山海經》的圖像風格;1995年創作的《環保日》中出現了格柵化的涂鴉拼貼畫法,這種涂鴉開始上有一些美國式的流行文化的時髦,有一點拙撲、幼稚、以及酷,雖帶有一點美國式的涂鴉味道,但沒有美國涂鴉的那種狂野不羈,此件作品多次展覽著錄,極為難得;再到1997年的《離家》他的“涂鴉”開始進入一種漸忘本土記憶的松弛舒暢的自由之狀,藝術家的藝術演變線索清晰可現。
周春芽單元的5件作品從時間維度上跨越近18年。無論創作于80年代的素描、紙上油畫習作,到后來的黑根、裸女,無不體現出周春芽扎實的造型工夫和卓越的色彩感。《朋友篇 No.2》敘述了周春芽與兩位女性朋友無拘無束的聚會場景,畫面油彩“墨分五色”,一氣呵成,形神全備,作為藝術家極為少見的自畫像之一,值得藏家關注。94年“黑根”成為周春芽畫中的主角,這件《黑根No.2》便是這一系列中的精彩之作,畫面中油彩結成的“硬殼”覆蓋了狗頭的很大一部分,這種極富個人特色的技法讓整個畫面幾乎出現了近乎三維的效果,沖擊力極強。
2008年適逢中國美術學院八十周年校慶,作為一家立足浙江的拍賣公司,我們特辟中國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單元,以饗藏家。閔希文、朱德群、許江、單凡、常青、楊參軍、陳子達、崔小冬、胡振宇、黃慶等美院師生均有作品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許江的兩件創作于90年代的巨制。以弈棋作為創作題旨始于其赴德國進修時期,《世紀之弈·圍城之二》取景古羅馬斗獸場,畫面附著石膏翻模的手掌,作下棋子狀,以大場面、深度時間襯托出人事的終極悲劇結局,以沉重的史詩式詠嘆感懷時代的興廢,描繪出歷史戰場的荒涼頹境,意境雄渾深沉。手掌的實體裝置打斷了畫面的史詩式感嘆,手既象征弄權和支配,而斷掌也暗喻了刑罰和不安的幽靈。許江最初設計的弈棋象征,本是從理想的程序演繹,漸漸發展出心理情緒的意義,最終,下棋者和被擺弄的棋子都淪入歷史的泥沼里。作為“世紀之弈·圍城”系列在國內拍場的首次亮相,這樣一件博物館級的佳作,值得期待。另一件《山雨欲來》創作于1992年,氣勢恢弘,同樣精彩。
季大純、屠宏濤、李大方、歐陽春、陳春木、朱海、張晨初、楊永生、孔巍蒙等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也齊整亮相。繼07秋拍成功推出中國女性藝術單元后,此次春拍將再次推出蔡錦、孫國娟、邵飛、蔣叢憶、夏俊娜、楊帆、黃鶯、向京等女性藝術家作品單元。
雕塑單元也是此次春拍的亮點所在。蔡志松、焦興濤、申紅飆、張峰、劉若望、隋建國、黃鋼、陳志光等藝術家的多件雕塑巨制相信會得到收藏家的追捧。
《故國·頌系列之七》獲得“泰勒大獎”的藝術家蔡志松2006年的作品,這件作品表達了藝術家對于失落的中華文明的追想,他以古代中國人物形象表達一種亙古常新的民族精神,一種凝神結想、內斂而富有張力的人物精神狀態。作品中對銅板、銅線、鉛板、鉛皮、鉛絲、鋼板的使用,不僅超越了傳統的木料、石料和鑄銅,而且充分顯示了這些材料的語言特質。銅片一塊一塊粘接到形體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豐富的肌理,而且看到了秩序、看到了歷史與文化的積淀,這些看似具象的物件在材料的轉換中被觀念化、永恒化為一種文化象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