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楊福音》昨日在長沙舉行隆重的首發式。楊福音是我省繼齊白石、黃永玉之后又一位入選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的杰出畫家。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又稱“大紅袍”。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人民美術出版社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彰顯我國近現代繪畫藝術之杰出成就,開始編輯出版“大紅袍”《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陸續選編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繪畫大師作品出版專集,因其學術性和權威性,長期以來受到美術專業者及藝術愛好者的推崇。
現代“中國畫”成就楊福音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楊福音》共收錄楊福音繪畫和書法作品168幅,涵蓋了楊福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連環畫4幅,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傳統文人畫24幅,其中重點集中反映了2000年以來,楊福音大膽變法,銳意創新,追求純粹簡約,既傳統又現代的“現代中國畫”的藝術創作成就。
楊福音的繪畫使用的是千百年來最傳統的工具:毛筆、宣紙、水和墨、國畫顏色和自古以來最常見的繪畫題材:荷花、蘭花、紫藤、小鳥、魚、鶴、青蛙、人體、山水,其繪畫形式和語言卻是現代的表達。這正是其繪畫學術價值所在,其美術史意義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楊福音因為近日扭傷了腰,沒能出席昨日的首發式,但他發來書面致辭表示:“‘大紅袍’的出版,是我前半輩子學習中國繪畫的小結。其中的艱辛和愉悅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中國繪畫可以而且必須從自身的文化土壤中生長出現代化來。”
著名當代藝術家、湖南美術出版社編審張衛先生為該畫集撰寫了序言《水墨的純粹簡約》,對楊福音的畫風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詮釋。著名畫家陳白一昨日對楊福音的畫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楊福音進入中國近現代名家之列名不虛傳。陳老認為楊福音的畫是在傳統基礎上的升華,他說:“楊福音之畫一月一變,一日一變,越變越好。他的畫活了——畫中小鳥、魚、荷葉、荷花不受形式控制,味道獨特;畫神了——畫中之物不以形似,而以神傳;畫奇了——一些畫之結構從西方畫之構圖中來,又有形象有思想;畫純了——一只鳥一只蛙一朵花一個人簡單中卻千變萬化。”
畫集帶著故鄉的“氣味”
楊福音生于長沙,長在長沙。其藝術的源泉來自湘楚文化。楊福音說:“我的文化土壤在長沙,那里的四季,那里的雨雪風霜,那里的菜蔬果木,那里的花草以及花草下的泥土,那里的朋友以及街市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甚至天上的閑云,水中的游魚,炎夏長鳴的蟬娘子,還有蔥油粑粑酸辣粉,以及爐子里烤焦的‘腳板’,無不散發出故鄉的氣味。是的,故鄉是有氣味的,就像媽媽的身上有她的氣味一樣。”而楊福音說喜歡長沙像“喜歡媽媽一樣不需要理由”。他認為他的這本畫集帶有“故鄉的氣味”。
楊福音客居廣州,濃濃的思鄉之情和藝術感悟,令他產生了散文創作的靈光。他的散文《由紅菜薹想起》《長嶺上》深受讀者歡迎。楊福音倡導“高雅的藝術,平民的姿態”,藝術報恩。由他籌資,于2006年8月,在長沙烈士公園年嘉湖畔設立免費開放的楊福音藝術館,每天對外開放,據楊福音藝術館負責人周永康介紹,兩年來,藝術館共接待國內外參觀者7.6萬多人次。7本厚厚的留言本,寫滿了觀眾的心里話。目前楊福音藝術館正在展出收錄在《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楊福音》中的40件作品。
昨日,《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楊福音》分別贈給湖南圖書館、中南大學圖書館、湖南師大圖書館、長沙市圖書館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