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奢侈品與藝術總是雙生姐妹,一路并行,就連他們的深刻要求也高調一致:奇思妙想的創意,靜如止水的耐性,狂熱的收藏愛好者,還有花不完的票子。也許對于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要有這種能力——一種很強的魅惑力,讓大眾在看過他(她)作品后感到狂喜與渴望。那些被藝術力量所迷惑的所謂這些藝術家的堅強擁躉也便成了他們源源不斷的經濟來源。而對于那些走在時尚前沿的奢侈品牌來說,沒有比支持高雅和前衛藝術活動更能順理成章地提升自我品牌、彰顯尊貴質感的了。借用文化的威力與藝術的盛名來拓荒新鮮市場,深化原有市場。這個品牌戰略,已經被絕大多數奢侈品屢試不爽。筆者整理了七個時尚奢侈品品牌與藝術強強聯合的成功案例。或許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出藝術與品牌是如何各取所需,如何相輔相成,如何共生共贏的。
案例一:當BE@RBRICK潮流玩具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相遇
2001年,日本玩具名廠MEDICOM發明了這個玩具熊,短短數年,BE@RBRICK已經成為全球潮界數一數二的品牌,氣勢強悍,模仿其商業模式的人一大群,卻無一能夠動搖它的領導地位,這不是玩具神話是什么?單看其歷年合作過推出crossover(聯合制作的小熊)的著名團體、品牌——ABATHINGAPE、COLETTE、CHANEL、CARTIER、HERMES、FENDI、PEPSI、KAWS、MICHAELLAU、變形金剛、LEVI"S、X-LARGE,WINWINDESIGN……大家應該察覺得到,BE@RBRICK已經不是一個潮流玩具熊那么簡單,BE@RBRICK是一個“偶像”。BE@RBRICK不僅聯合團體和品牌,近年來更瞄準國際當代藝術。4月底在北京舉行的BE@RBRICKMEETSCHINESECONTEMPORARYARTISTS慈善展覽屬于CIGE2008(2008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的特別活動之一,由CIGE與日本MILK新潮流雙周刊及Medicom共同企劃。三方均希望在展現中國當代藝術多元的視覺元素及創作形態,推動及鼓勵藝術家不斷推陳出新之同時,通過與時尚品牌的創意聯合,使更多的各界藝術愛好者可以接觸和收藏中國當代藝術。
此展覽邀請了10位知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這10位藝術家是:岳敏君、熊宇、陳可、高瑀、歐陽春、鄧卓越、雷寶棋、TK、劉野、顏磊),以Medicom旗下的產品1000%BE@RBRICK素體為載體進行藝術創作。這些由藝術家創作的1000%BE@RBRICK在CIGE期間公開拍賣,所得268萬元人民幣的善款,扣除相關成本后,捐贈給了由李亞鵬王菲夫婦建立的“北京嫣然天使基金”。
針對此次BE@RBRICK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新合作,筆者特別連線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 執行總監王一涵女士。
筆者:CIGE作為一個商業博覽會,這次為什么要做CIGE x MILK Present:BE@RBRICKmeetsChineseContemporary Artists特別活動?
王一涵:CIGE舉辦這個特別藝術項目的初衷正是出于CIGE的宗旨,即通過博覽會的國際平臺來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領域內的活躍展示。延續BE@RBRICK與國際知名藝術家合作的模式,CIGE2008推舉了中國當代藝術家中的的領軍人物,岳敏君、劉野、顏磊,及新銳的年輕藝術家代表熊宇、陳可、高瑀、歐陽春在小熊上進行代表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使中國當代藝術多元的視覺元素及創作形態以富有創意的形式集中展現出來。同時我們相信,通過商業品牌的傳播方式可以使中國當代藝術影響到更廣泛的群體,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培養更多的潛在愛好者和收藏群體。另外,此次藝術項目的慈善之舉得到了藝術界內的收藏家及畫廊朋友的大力支持,在貴賓慈善拍賣晚宴上共拍得了268萬元的善款,其中岳敏君的小熊創造了史上最昂貴的BE@RBRICK小熊紀錄(120萬元),CIGE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與藝術界一起為需要幫助的人們盡上自己的一點力量。
筆者:結合這個成功的案例,可否談一下藝術品、時尚和慈善之間的關系?
王一涵:從這個特別藝術項目的受關注度及慈善成交結果來看,這次合作的成功是藝術的感染力、時尚的號召力和慈善的凝聚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當代藝術本身是藝術家對當下生存環境感受及觀點的個人表達,而時尚則是引導群體審美趨勢的不斷變更。在時尚品牌于中國風行之初,曾有藝術家對盲目的時尚追捧進行過批判。而在時尚品牌的成熟度和時尚品牌消費者的理性程度逐漸提高的今天,藝術家們及藝術領域愿意與一些有自己獨特文化的時尚品牌合作。通過商業鏈條來拉進藝術與大眾的距離,使更廣泛的人群接觸并且熱愛上當代藝術。至于慈善事業,我想藝術及時尚這兩個領域有更多的資源與力量為弱勢群體作出他們的貢獻,來回報這個社會所創造出的利于發展的大環境。
筆者:藝術品和品牌合作之路是否在中國已經開始蔓延?
王一涵:自2002年以來,中國藝術市場蓬勃發展。藝術作為一種商業現象開始備受關注,從現在的市場狀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藝術元素植入品牌文化的宣傳。藝術的純粹文化氣息有利于淡化直白的商業形象,并且與某些高端品牌的創始理念存在淵源,所以品牌尋找藝術推廣之路是一種必然,而藝術品也可以借助品牌的渠道在商業社會中得到更廣泛和有效的傳播。我相信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藝術身后的時尚品牌戰略
藝術身后的時尚品牌戰略
藝術身后的時尚品牌戰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