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娟,英語學士,教育學碩士。2004年從傳媒業轉向設計界。2006年創立JUDYHUA女裝品牌,擔任設計總監。她酷愛哲學、文學和藝術,更是一位獨具眼光和心修的藝術鑒藏家,自古以玉比德、以琴喻德,以書養德、以畫品德,此乃華娟的收藏心語。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記者在上海藝術標地M50入口處的咖啡屋里如約見到了華娟。早就聞聽友人們對她的嘖嘖稱贊之詞,然而見到本人仍然不免被其清雅亮麗的容顏和恬定高雅的氣質所驚艷和折服。那一日,華娟應記者之請談及了她的事業、生活、家庭還有她對玉的酷愛和對當代藝術的認知與賞藏。一言一語,一瞥一笑間無不透出其在文學、藝術上的博識和修養?;蛟S彼此感覺甚好,第二次的見面也如期而至。同樣是一個陽光午后,在外灘三號咖啡屋的靠窗角落記者和華娟又有了一次愜意而舒適的交流,這一次筆者聆聽了這位集古典與時尚美于一身的奇女子在古琴、書海、佛學以及哲學路上的心靈之語。
藏古玉而比德
自小,華娟就對玉情有獨衷,雖有女子對著裝配飾美需求的天生情懷,當自古“以玉比德”的內在美更為華娟所鐘愛。在她的收藏中以清朝的古玉為多,數量已近百件。她說,比起現代的玉飾,古玉的雕工更精致,色澤更潤,價格也更貴。北京的容寶齋、琉璃廠,香港中環的古玩街,上海的文物商店和相熟的古董商人,都是她收藏玉器的來源。從白玉的把玩與佩帶中,她獲得了寧靜、純凈的感受,似乎靈魂也越發如白玉般凈、透、潤。她幾乎只收藏白玉,“君子比德于玉”是她對玉最欣賞的一句注解?!斑h觀其形、近觀其質、細觀其工”是判別玉器年代與價值的方法,但最終還是“要看感覺”,這塊玉是否讓你心生寧靜帶來美好的感受才是關鍵。
古琴又乃修身養性之物
傳統中典雅而悠揚之美在華娟的身上如雨后清晨的清新茶香絲絲入人心扉。這種沉靜清澈或許就源于她對古琴的那份心儀和眷愛。幾年前,華娟開始學習古琴同時也開始收藏古琴,她說,不同的曲子是需要不同的琴來彈奏的。每天,她都至少會撫上半小時的琴,有大量閑暇時間甚至會連續彈上8小時。在這個忙忙碌碌的現代生活里,如果每天能給自己一段時間安靜下來彈一下琴,她就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在這段時間里,無論你是把玩古玉清彈古琴,還是讀書、聽音樂或者什么也不干去冥想,都會讓你找回靈魂深處的自己。在她心中,古琴是用來修身養性的,古人講究的是古琴養德,事實上與“君子比德于玉”的道理一樣?!肮徘儆?九德"之特征:古、奇、清、勻、芳、圓、潤、靜、透,而收藏時主要看琴是否具備其中三至四種以上的特質!”這就是華娟對古琴的心得。
當代藝術令人感悟時代的變遷
早在六年前,華娟就開始關注當代藝術,她說:“現當代藝術,令人感悟與體會中國時代變遷所帶來的思想、政治、文化之變化!”做為自創服裝品牌設計總監,她每年都會去米蘭、巴黎、倫敦等各大時裝周觀摩。但她出席于藝術展覽、古玩商店、收藏拍賣現場的幾率,似乎比出現在秀場更高。與許多服裝設計師的屬性不同的是,在心境上,她更屬于“藝術家”的圈子。歷數中國當下正活躍的頂尖現當代藝術家,幾乎都是她的好友。僅看她位于莫干山路50號的工作室底樓除了自己設計的服裝陳列外,還有很多她收集的當代藝術家畫品與雕塑,宛若小型藝術展覽:羅發輝為她與丈夫畫的超現實主義幽默肖像、當代知名雕塑家向京早期代表作……
與那些收藏藝術品是出于投資目的的人不同,華娟的收藏是出于“感知藝術品”。她家中的各個房間,也都有藝術品的蹤影。書房里掛著弘一法師的字,“沒有一點火氣,讓人心生清涼”;客廳里掛著周春芽早期的《花》系列作品,還有曾凡志的《天空》,讓她體會生命中飽滿的愉悅;臥室則掛著“采花大盜”丁雄泉的作品,香艷而魅惑。根據心情和季節的變化,華娟會更換各個房間的藝術品。為了存放藝術品而留出的儲藏室中,24小時恒溫恒濕。繪畫與雕塑為主,作品數量未曾精確統計過,但凡喜愛的藝術家都會收藏他們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在她看來,能否進入藝術史是收藏有序的重要的標準之一!而關鍵是能否打動她是最重要的選擇標準!關于購買底線則是看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收藏自己愛的東西是一種人生享受,有時只要看過留在心中,便足矣!!
醉心于藝術品收藏、潛心于哲學與佛學的她,將她對人生的體會都融入了服裝設計的語匯中。這是微風拂來般的空靈與玉般的溫潤,透出東方哲學里深遠智慧的禪意。與其說她設計時裝,倒不如說,她在設計一種人生態度。或者更好的解釋是:將藝術轉化為生活,做自己想成為的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