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伍勁生活悠閑:上午一般開著他的奔馳SLK200到麗都假日酒店廣場旁的星巴克,一邊喝咖啡,一邊和拍賣公司的業務主管談生意—多數是拍賣公司,聽說他收藏的油畫很不錯,來向他征集拍品;下午時間一半用來鍛煉身體,另外一半主要是逛逛畫廊,偶爾也會買幾張畫;晚上回家抱兒子,伍勁三個月前剛剛做了父親。
100萬元傭金的創造者
伍勁成名于2005年的第二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當時的一幅參展作品劉小東的《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以創紀錄的“天價”50萬美元在現場成交,輿論當時一片嘩然,敬業的記者也同時曝光了這次交易背后的操作者。幾乎一夜間,作為投資經紀人、一貫低調行事的伍勁開始聞名江湖。好戲僅僅是開場了一半。拿在手里不到一年時間,伍勁就將劉小東的這幅“天價”作品轉讓了,成交價為150萬美元。“這一次交易就為我的客戶賺到了100 萬美元,投資收益率達到了300%,” 伍勁告訴我們,他獲得的傭金也在當時創下了一個紀錄:100 萬元人民幣。 2006 年之后,《戰地寫生:新十八羅43漢像》又經過了一次轉手,“但不知道具體成交價格,然后,這幅畫就暫時失蹤了。”兩年后的香港蘇富比,這幅作品再一次現身。2008年4月9日,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蘇富比2008年春季拍賣會進入到了第二天,在“仕丹萊──重要當代中國藝術珍藏”的專場拍賣中,《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以近6200萬港元高價成交,并創下了畫家本人之世界拍賣紀錄。“現在回過頭來看50萬美元買劉小東作品,跟白撿一樣,當時的價格可是創紀錄的。因為2005年中國藝術市場最高價位在50萬美元上就到頭了,跟國際市場比較,太便宜了,西方同級別藝術家的價格大約在5000萬美元左右。”伍勁坦言:由于當時他看到了中外藝術市場中的巨大價格落差,所以,三年前作出的那個投資決定幾乎是沒有任何風險的。當然,只看到價格落差還是不夠的,伍勁告訴我們:劉小東是中國當代油畫藝術最主要的代言人之一,他的藝術創作從2004年開始轉型為現場寫生系列,《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是他新風格繪畫開始的第一組作品。以后同樣風格的系列作品,如《溫床》也是今年中國嘉德春拍上的重頭作品。而且,《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這幅作品其實是一系列組畫的形式,包括18張2米的作品,如今劉小東單幅2米的作品均價都是500萬元人民幣,可當時是18 張畫總共才50 萬美元。多值呀! 10年的投資歷程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系的伍勁,最先從事的是電視媒體工作,“那個時候我在中央電視臺的美術星空欄目組工作,應該是做得很長的一份工作,有八年之久。”這8年的大眾媒體生涯對于伍勁可謂是受益匪淺,“在這期間我有了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很好的全面來了解當代藝術。”
“2008 年當代藝術市場的關鍵詞肯定是:很受傷,凡是在2007年沖進去的人都會面臨如今天像被套的炒股者們一樣的尷尬處境。”伍勁認為媒體工作最大的啟發就是一種客觀的看待藝術的態度,“有時候你應該站在大眾的角度來觀察藝術,要清楚他們是怎么看待當代藝術的,而不是僅僅在一個小圈子里面。”由于大量的采編等工作,伍勁得以接觸到全國范圍的藝術家,這樣的經歷和積累再加上他原來美術史背景和從小對繪畫的喜愛,這些使其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判斷方法和角度。而對于伍勁來說,中央電視臺工作的受益之二就是:他可以用自己的工資和其他同事合伙來進行藝術家簽約代理的事情,隨即開始了他作為藝術投資顧問的職業歷程。“當時也就幾千塊錢,可就這樣自己也掏不起,所以要聯合同事一起來投資。當時也有人不理解中途退出了,結果他就失去了今天獲利的機會。”伍勁最早投資的藝術家群體中,夏俊娜和尹朝陽已經脫穎而出,躋身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等一線藝術家陣營,“雖然他們兩人還不屬于一線明星藝術家,但已經由創業板晉級上了主板的"藍籌"陣營,我曾經是他們的天使投資人,買對了他們的原始股。”伍勁透露:最早一張夏俊娜的作品只賣5000元,10年過后,如今的市場價位是50 萬元。 趕上了藝術的大牛市伍勁一邊上班、一邊買畫的輕松生活,在2005年告一段落,因為這一年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大牛市來到了。“其實,當時國內已經有很多有錢人開始關注這個市場了,但真正下手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他們不懂當代藝術,分辨不出來什么是真正的好的作品,大多數人仍在跟風追逐齊白石、傅抱石。但當時中國近現代書畫的價位已經很高了,甚至出現了很大的泡沫,起步價都在百萬元以上,但買回來的作品卻可能很少是真跡。”于是,投資者們忽然有一天醒悟了:與其花大價錢在真假傅抱石上糾纏,不如轉向新的投資領域:當代油畫板塊,這里不僅價格低,而且也是國際上正流行的投資領域。因為當代藝術在2002年前后,已率先在西方主流藝術品投資市場上漸趨火爆。10 年的專業積累終于在這一波行情中學以致用。2005—2006的那兩年中,用伍勁的話來說就是在“搶錢”:中國藝術市場有史以來最劇烈變動的時間里,幾乎每個星期他都在出差,“ 你想想,從1000點漲到4000點的時候,作為投機者該有多忙呀。”在幫助客戶投資的每一次交易中,伍勁給自己規定的最低盈利點為50%,“但幾乎所有的交易都能實現至少100%的投資回報。”
1
然而也有遺憾,伍勁買回來的作品用的不是自己的錢,他只是一個經紀人。“我只是在幫助我的客戶賺大錢,我有兩個客戶在買劉小東的作品上獲利豐厚,一個賺了1億元人民幣,另一個至少賺了8000萬元。”藝術市場的6000點已經來臨
當代藝術板塊被迅速燒熱,其耀眼程度遠遠超過中國書畫領域,原因是前者可以吸引大量外資參與游戲,而后者幾乎只有中國人自己在玩兒。3年前,誰也沒有料到當代油畫這波行情會如此強勁。“50萬美元—當初的一筆大錢,僅僅過了3年時間,已經變成了現在不值一提的小錢。”“但由中國當代藝術品掀起的這一波行情里,最終還是老外們賺了大頭,”伍勁看到:目前為止,僅張曉剛作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總交易額大約是人民幣4億元,參與者大約20 人,平均每人獲利2000萬元,實際上其中的兩個人就平分了兩億元。然而,除了羅中立、劉小東等少數作品外,中國最頂級的明星藝術家作品如張曉剛、岳敏君、方力鈞、曾梵志等,80%的交易獲利悉數落入西方投資者腰包。“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人剛剛實現了溫飽水平,很少有人關注當代藝術。老外們進場早,占了先機,沒有任何辦法。”伍勁認為:有實力而且很精明的西方投資者們一直在“出貨”,從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價位變化來說,經過近三年的上漲,如今基本上已經與國際水平不相上下了,也就是說投資風險已經很高了,因此,現在中國當代藝術板塊已經不適宜大規模買進,到了該“出貨”的最后時刻了。其實早在2007年,伍勁就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國內當代藝術市場的泡沫風險,逐漸停止了“瘋狂的多頭”買入,慢慢開始淡出江湖,“我現在就是一個退休干部”。雖然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成績不錯,但中國當代藝術投資板塊的上漲顯然已經到達頂部,拐點已經來臨。
“3月份在紐約的蘇富比春拍上,張曉剛作品只拍到60多萬美元,扣除拍賣傭金等,賣家實際能拿到手的只剩下50多萬美元,而去年秋拍他買到手時的價格為104萬美元。這一項投資,他就虧了50%。”伍勁說,行內人只關注一線明星藝術家的成交價格變化,他們才具有指標性參照意義。數據已經表示:中國當代藝術投資板塊的上漲肯定已經到達頂部,拐點已經來臨。耐心等待第二波行情
對于2007 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牛市的繼續,伍勁流露出一絲遺憾,但隨即又顯出“老江湖”躲過一劫的慶幸:“有些人在4000點時仍然沖進來,敢于刀口舔血,雖然我沒有像他們一樣掙到這樣的快錢,但我也沒有在如今回落的3000點上受傷。”伍勁認為,2008年當代藝術市場的關鍵詞肯定是“很受傷”, 凡是在2007年沖進去的人都會面臨如今天像被套的炒股者們一樣的尷尬處境。伍勁說,他歡迎藝術品市場的調整,現在“亂哄哄”的環境下自己沒辦法參與,等到市場逐漸調整到理性狀態后,“我們就可以重新出發了”。實際上,伍勁并沒有停止,已經在行進的路上了,只不過這一次他要自己玩兒。“10年前,對于60年代藝術家的市場,我沒有足夠的資金像老外們那樣玩兒。如今,對于"70 后"藝術家群體的投資,我可以自己做了。”對于"70后"甚至"80后"藝術家作品而言,伍勁的身份已經轉為了收藏家。他還專門租用了一間倉庫用于存放自己的收藏。對于"70后"藝術家作品的收藏,在伍勁看來已經與作經紀人時的心境大相徑庭:“我現在的投資主要是想證明一件事,自己選中的藝術家5年后能有幾個沖上一線,我現在只是等待。就像10年前的等待一樣,我知道真正屬于自己的第二波行情一定會到來,但具體時間表我并不知道,這其實就是投資的最大魅力。”相比于三年前充滿壓力和刺激的經紀人生活,如今收藏家的生活令伍勁很愜意:“我終于有本錢可以收藏我一直鐘愛和仰慕的中國近現代書法,還可以對于古代繪畫作品略微參與,學生時代的書齋理想終于實現了。”伍勁最后說。
伍勁投資語錄
藝術就是我的生活。從幼兒園開始我就對藝術情有獨鐘,加上多年的專業訓練,藝術欣賞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本能,只要看見一幅好畫就想擁有,除非我口袋里的錢不夠。究竟是投資還是收藏藝術品,其實很難區分,也不可能完全分開。藝術投資經紀人這一行壓力很大,搞不好會得罪一大批客戶。現在盡管我的很多客戶仍一直在問我“該買哪件作品”?我始終采取保守的策略,回答他們:“目前的環境下沒有什么可買的。”判斷一幅作品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
影響力— 藝術家及其作品在學術、市場和大眾媒體等方面的知名度,缺一不可;
創造力—類似于一只股票的基本面,包括藝術家的才氣、技術等方面;
美譽度—主要指藝術家的人品,用以保證其作品的品質。
而其中創造力又最難把握,這些基本面的東西又可以細分為:藝術訓練、獨特性、在藝術史脈絡中的位置、高品質……按這樣的標準衡量或者淘汰目前國內的藝術家,能夠全部滿足條件的只有30位左右,他們就是藝術品市場上的“藍籌股”,價格基本上都在千萬元上下。當大資金在當代藝術領域找不到機會的時候,它就會去尋找新的出路,比如中國近現代書法、古代繪畫等。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并不矛盾,如果當代藝術沒有傳統基礎、沒有來路的話,那一定只是曇花一現。
藝術投資高手投資語錄:100萬傭金的創造者
藝術投資高手投資語錄:100萬傭金的創造者
藝術投資高手投資語錄:100萬傭金的創造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