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
作為朋友,我一直關注著王尊的創作軌跡。從2003年前后的寫實風格的作品,再到近年來描繪西北藏族風情及人體的一系列繪畫,我更喜歡他后一種藝術感覺。這類作品頻頻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作品也多次獲得獎項。這表明了專業人士對他藝術的認可。而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的作品所透露出的只有繪畫者才能體驗到的那種對繪畫過程的迷戀,以及對結構、色彩、空間、敘事效果反復揣摩、探索、修正,直到理想效果呈現的那種過程的快樂。
王尊是當代中國油畫界實力派畫家,個性化的技法特征和內斂的情緒表達是其作品最為引人入勝之處。優雅抒情的寫實手法和深沉的情思、蒼涼的意蘊、憂郁的詩境,構成了王尊油畫人物的鮮明風格。色彩和筆觸在朦朧與模糊的把握中,使他的畫面有一種別開生面的恍惚和若即若離的效果;畫面總體呈現出的灰色調的層次感與秩序感,又使其具有思想家的深邃和詩人的浪漫。對人性的深層體悟和勤奮的寫生體驗,使王尊的作品充滿了來自生活的無限生機和勃發的生命氣息。他關注生活中視之平常的場景,尤其對女性人體在自然環境中所呈現的微妙色彩有著非常敏銳的感受力和觀察力。而對于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民們,他感受到的卻是生命與命運的抗爭,自然與人性交融的情境。在他看來,這兩類玄遠、神秘而永恒的題材,都是值得他傾心謳歌的主題。
畫家筆下的人物,如《母與子》、《頑童》、《姐弟》、《小寧瑪》、《山里女孩》、《阿妹》等作品,無一不閃爍著晶瑩的生命之光。迷迷蒙蒙依稀可見的小山村、黃昏的落日和寂靜的山林;童年的天真、母愛的親情、懷舊的時光及夕陽、白云。這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場景,這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形象,誰又不能被深深地打動呢?
對繪畫者來說,技巧與眼界始終是兩個最基本的因素。長于技巧而缺少眼界的,往往在一次或一個階段的創作成果之后,會有“江郎才盡”之嘆,因缺少再次超越自己的膽識而迷失在無止境的技巧關注中;擁有廣博的見識而缺少實際的技能,則會一直有“懷才不遇”之感,因為任何事業只青睞那些真誠付出代價的具體勞動。“想好”與“做好”是兩回事。
對繪畫的愛好與執著使王尊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一步步前行,眼界對技巧的更高要求,使技巧從眼界的提升中獲得表現審美的拓展,我們從中看到他的作品體現了一種學術的高度和創造的精度。解讀其作品,不難發現其內在結構、質感、意境的匠心獨運,作品的品質、氛圍、氣息、意蘊、情思由此表現出以精神極地為仰望的顛峰,他的理想高度與作品深度構成了他藝術的風度,并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找到了與他人溝通的形式。
2007年初秋于上海黃浦江畔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