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上午,省委書記徐光春、省政協主席王全書與參加第四屆“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暨“亞洲美術學術論壇”的海內外嘉賓一起欣賞繪畫作品。
薈萃了15個國家和地區320位美術家精品力作的第四屆“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暨“亞洲美術學術論壇”,5月13日上午在河南藝術中心美術館隆重開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省政協主席王全書,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孔玉芳,全國人大原常委會委員、外交部原副部長王英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井頓泉等出席了開幕式,王全書致賀詞。
新加坡美術總會會長唐近豪、馬來西亞藝術學院院長鐘正山、泰王國王室御用畫師蘇查、韓國美術家協會副會長李鵬烈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位美術家們一同參加了開幕式。
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自2002年舉辦以來,已經發展成為亞洲文化藝術界和世界畫壇的一大盛會,得到了國際美術界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吸引了亞洲各國和地區眾多美術家們的積極參與。第四屆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由省外僑辦、省對外友協、省文化廳、省文聯和香港豪德集團共同主辦,省華僑書畫院和省美術院承辦,共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布丹、柬埔寨、越南、俄羅斯、澳大利亞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320位美術家的作品。其中中國山水、人物、花鳥畫作品150幅,油畫、水粉、水彩畫170幅,既有傳統的寫意工筆,又有現代抽象和后現代印象派,從不同層面上展示了亞洲美術事業繼承、發展、創新的趨勢,反映了亞洲各國藝術家追求藝術的心路歷程。
王全書在致辭中說,文化藝術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各種文化雖然表現形式各異,但求真、求善、求美、求進步是其共同和永恒的主題。加強文化藝術交流,是增進人民友誼、促進國際合作、推動和諧發展的橋梁和紐帶。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的連續舉辦,為亞洲各國和地區美術家們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的平臺,為促進亞洲地區美術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擴大和提升亞洲美術在國際美術界的地位與影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王全書說,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中國畫圣吳道子、中國畫理論大師郭熙、中國山水畫鼻祖荊浩,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等,都生于斯,長于斯;傳世之作、浩浩長卷《清明上河圖》和當代寫意人物長卷《走出巴顏喀拉》、工筆人物長卷《正月》,也都出自河南。這些充分彰顯出河南在中國美術史和當代畫壇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熱切地希望,通過第四屆“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暨“亞洲美術學術論壇”在河南的成功舉辦,通過藝術家們匠心獨具的眼光,把一個古老而又年輕、正在快速崛起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魅力四射的河南,生動地展現給世人。這次美術交流及學術交流研討會在河南舉辦,為當代美術界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學習、借鑒、提高的機會,對“中國畫風”的發展、成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相信通過這次美術交流活動,一定能為推動亞洲及世界美術事業的繁榮進步,為促進亞洲地區的和諧、合作與發展,為彰顯博大精深、光彩奪目的中原文明、中華文明、東方文明,做出非比尋常的貢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