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畫應建立自身價值觀
詹建俊在《建立中國現代藝術精神與價值觀》(《美術報》2008年5月10日)一文中認為:中國油畫雖然是學習西方的結果,但是,如今它已經是中國新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中國油畫的現代性,也必須立足于中華文化自身,必須是在這個文化主體精神的基礎上,去吸收外來的有益經驗?,F代性與民族性,可以傳承與融合,“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當是永遠適用的原則。由此,我們需要對西方現代與后現代藝術的理論與其藝術實踐經驗深入認識與研究,而這些研究又應當從我國文化的主體精神出發進行認識與選擇。但無論從學習的角度還是從批判的角度,我們做得都不夠深入與透徹。以至于,該學的沒學好,不該學的反而學了許多。原因在于:我們缺少明確的認識和主張,往往以西方的觀點和價值標準來取代自主價值判斷。我們還沒有在本國現代文化藝術的精神上,建立起一個明確的價值觀。一個國家、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體系,它將會被強勢同化或殖民化,我們必須堅守和發揚本國的文化精神和核心價值,建設中國文化新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國油畫也應在這一建設中,建立起自己的現代藝術形態與藝術精神,建構起新的藝術追求與精神價值。
美術教育究竟在培養什么人?
林木在《生產民族文化不肖子孫的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美術觀察》2008年5月)一文中認為:當代美術教育中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我們今天的美術教育究竟在培養什么人?如果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人本身的話,那么,長期以來,中國的現當代教育在崇拜西方、貶低民族文化的經歷中,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看不起中華民族、看不起民族文化與民族美術的民族虛無主義者,一批又一批眼睛只盯著西方的不肖子孫們正從各個院校中出來。某種角度而言,中國當代美術教育,正在培養民族文化與民族美術的某些反對者與掘墓人!某些教育工作者,在講壇上課堂上公開貶低中國、中國人、中國藝術,又對應地公開張揚西方文化及西方藝術,多年來的西方化教育已開始收獲。
實驗水墨需要深入參與當代文化
易英在《關于實驗水墨的種種問題》(《藝術·生活》2008年第3期)一文中認為: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實驗水墨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它越來越脫離傳統水墨畫的形態,在圖式、材料、過程等方面都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對于堅持水墨畫傳統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不能容忍的。但是,與其他藝術門類橫向比較,它又遠遠不夠,這些不夠首先體現在對當代文化的參與上缺乏力度。這種參與性不是指做多少活動或展覽,而是指藝術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代文化的緊迫問題。它一方面體現出多元的結構和人的價值取向,是一個后現代的問題;另一方面,從它所表現的題材、所關心的程度上看,似乎又仍然停留在形式主義的階段,其次體現在當代視覺經驗上吸收得不夠。公共圖像、公共傳播、大眾傳媒、大眾文化等在構成新的視覺環境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深刻影響著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個體,當然也包括水墨畫家。實驗水墨雖然存在著走出水墨畫的危機,但是也只有緊密地把握當代的視覺經驗,才能解決困擾它的問題。
關于藝術的 一些討論
關于藝術的 一些討論
關于藝術的 一些討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