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上,天臺縣白鶴鎮皇都村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當地農村文化俱樂部原生態民間藝術展演正在舉行,來自四面八方的數千名村民享受到了一道民間藝術盛宴。國家文化部、省文化廳、文化部非遺司、中國藝術研究院、河北省文化廳以及我市的有關領導觀摩了演出。
該縣白鶴鎮在農村文化俱樂部創建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僅1500多人口的皇都村就活躍著8支不同類型的村民自發組織的文藝表演隊伍。當晚的演出在舞蹈“開門紅”中拉開序幕。緊接者,一種集曲藝和歌舞于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左溪花鼓”閃亮登場。這個節目吸收揉合了北方花鼓和民間歌舞中的一些表演形式,結合地方土調和地方戲曲,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的一種曲藝形式。健身秧歌、竹板舞跳出了當代農民對新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二胡獨奏令人如醉如癡。小朋友們表演的拉丁舞、集體舞、上王村表演的“大漁船”令人耳目一新。具有500多年歷史的“皇都南拳”登臺后,老人們不但舞獅、舞刀、舞劍,還舞起扁擔、板凳,也舞出了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文化生活最樸實的追求。
省文化廳領導告訴記者:“看了節目以后非常高興,同時也非常感動。體會特別深刻的有兩條:第一條,誰是文化的主人?我想人民群眾是文化的主人,農村文化的主人就是農民群眾。農民群眾是農村文化的創造者,也是農村文化的參與者和享受者。第二條,就是富裕起來的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富而思文,富而思樂。他們渴求文化,對文化生活有強烈的需求。”他說,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去推動、扶持、幫助農民豐富文化生活,開展文化活動,使他們真正過上小康生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