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寫生了?如果記得起的只是在學校里的那些寫生經歷,那說明你作為一個畫家已經開始退化了。
寫生,面對模特、面對山川美景,那種自然光線賦予客體細微的色彩變化奇妙無比,在觀察中對造型隨意取舍的自由感和能夠觸發激情的現場感、空間感,讓藝術家在繪畫的同時也在和客體進行著交流和互動,從而有一種多維的感受。它讓繪畫充滿樂趣,這和在畫室在工作室里對著各種資料照片、多媒體圖像閉門造車是完全不同的感覺,更何況只有寫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汲足養分,才可能有創作的成功。
許多人把恰恰是繪畫賴以生存的手段給拋棄了,就像拋棄一個空煙盒那么輕松、隨意。每個人都可以找出很多不去寫生的理由,比如他有更好的手段、比如忙沒時間、比如找不到模特找不到值得一畫的景色等等,而堅持寫生的人卻只有一個理由——寫生就是繪畫的本源。
許多大畫家都堅持寫生,古典、現實主義大師自不必說,連畢加索這樣抽象意識濃郁的畫家,晚年對模特寫生也從不間斷;而賓虹老捧著速寫簿寫山川精神的雕像一直立在杭州孤山,為莘莘學子樹立了“師造化”的楷范。多少“大家”的成功經驗都說明了寫生是藝術家修為的重要方式,是鍛煉技巧,捕捉靈感,積累素材的基本手段,他們都把它看作是生活、生命的享受而不是負擔。
這次由中國油畫學會和無錫市文聯舉辦的“中國寫生油畫作品匯展”,為堅持寫生的畫家提供了一個高規格的展示平臺,把寫生作品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專項大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也是意在喚醒一些人——尤其是號稱從事“當代藝術”的一些人:要重視寫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