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珍愛到收藏、從收藏變投資、從投資變投機,直至最后在瘋狂炒作中泡沫破滅,這就是從07年到現在的一年多之間,市場對紅木家具暴漲暴跌的總結。各路投資者在這短短的時間里,跟著持有的紅木家具在市場上坐了一回過山車。
緣起被暴炒的概念
紅木實際上又被細分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紅酸枝木等8大類,自古以來,紅木家具都被老百姓當作是家里的傳家寶、收藏珍品,可為什么如今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里,紅木家具就經歷了一場由盛轉衰的輪回?
記者從調查中了解到,2005年年初開始,國內紅木家具的價格就逐漸地被商家拉升。06年隨著印度檀香紫檀原料的枯竭,材料稀缺似乎成為了紅木家具保值的最大砝碼。從06年底,16萬左右一噸的普通印度小葉紫檀飚升到了75萬一噸,花梨木從每噸50萬元上漲到270萬元,最上等的木料被人為炒至每噸2000萬元,而制成古典家具之后,其價格更是五倍、十倍的遞增……似乎消費者不抓緊時間購買紅木家具,日后就有喪失享受這種稀缺商品的可能,因此,2007年歲暮的紅木市場,已經不再制造紅木家具,它更多的是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話。
腰斬價格下挫40%
炒作概念、囤積居奇、買空賣空、拉高出貨,投機的手法幾乎在紅木身上用到了極致,但炒得越高,跌得也越慘。
據伍氏興隆家具的董事長伍炳亮介紹:“因為制作和銷售成本激增,廠商不得不減少紅木的使用,這使紫檀木、花梨木的價格都有小幅回落。而且去年中國文物學會有專家專門到印度去考察了小葉紫檀,認為它和中國古代的紫檀不是同一個品種,收藏價值不可相比,而且存量也不是中國市場上一些人所說的瀕臨滅絕,當謊言被戳穿之后,紫檀不再以稀為貴時,價格的暴跌是情理之中的事。”
到2008年3月,小葉紫檀的價格降到每噸40萬元,比最高價位時驟然下降了40%多。與同期的股市一樣,價格幾乎遭到腰斬。
但據伍炳亮介紹,印度小葉紫檀價格的下跌,對花梨木、香枝木等影響不是太大,小葉紫檀的暴跌不能統稱為紅木的暴跌。
力挺收藏者注重內涵
印度小葉紫檀的價格變動無疑讓整個紅木家具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紅木家具市場的慘淡現狀可以用“市場的終點回到了市場的起點”來形容。以投資為目的諸多收藏者的熱情瞬間降溫。
但是,真正以收藏為目的的投資者卻并為因為紅木原料價格大漲大跌而受到影響。紅木家具這一富有藝術氣息的“歷史遺物”承載了我國明清時期精湛的家具制作工藝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擁有無法抹煞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據相關人士從材料角度分析,短期投資資金主要集中在材料交易市場而非家具成品市場,所以小葉紫檀的價格波動并未帶動小葉紫檀家具價格的同比波動,因此不能以小葉紫檀的價格波動看待整個古典紅木家具和現代紅木家具市場。
提醒注意理性投資
短期內,社會各界對紅木材料及紅木家具市場的關注、研討,讓眾多投資者、收藏者的視野變得有些朦朧,不管怎么樣,購買時的承諾都不管用,那些參與炒作最終失敗的投機者成了這一輪市場風險的埋單者。
其實,價格的核心是價值,我們花大價錢收藏的,不能只是一塊木料,更多的應該是具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精品。不過,如同過去炒作的蘭花、鋼筋、普洱茶一樣,當紅木家具的炒作謝幕的時候,市場上的炒家們又會安排新的目標出現。所以無論投資什么,都需要理性消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