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繪畫得色彩亮麗的貨柜,在「西九龍文化區」的青青草地上,恍如盛開的花朵。
坐擁無敵海景的西九龍文化區,多得建設規劃的長期爭議,草木日久生長,成為豪宅林立之下最后一個綠草如茵的地帶。在這片面積達四萬平方尺的廣漠地方,現被本港三十八位藝術家們「占據」,他們各自在為一座座貨柜努力的繪畫著。今天,市民便可來到這里,參觀「藝術貨柜計劃──美麗旅程.美麗世界」的初步成果。
計劃的副召集人李美娟駕駛著爬山車,接載記者在偌大的展場兜圈,她和節目統籌鄧凝梅介紹了計劃的詳情。
需用一千公斤油彩
鄧凝梅說,這個計劃源于一些藝術家和從事貨柜業的朋友一起「傾偈」,發覺如果這兩項完全不相關的行業結合起來,不知能否碰撞出特別的火花。李美娟補充說,大家在○七年一月首次開會,三月開始著手籌備。她認為香港的藝術家是早已不難找到,大家聽到這個計劃都很有興趣嘗試。至于場地,李美娟表示,西九龍肯定是首選,因為這里既是「文化區」,當然對藝術家來說別具意義,也希望這個計劃能讓人們了解香港有賦于才華的藝術家。
鄧凝梅表示,當一開始籌備,便要各項工作同時進行,除了向政府申請場地,還要找尋貨柜、畫貨柜的油彩、聯系藝術家、籌集資金等。她覺得,這個計劃可說是非常大型,只是全職工作人員已要六、七位,另外還需要許多兼職及義務工作者參與,整個計劃所需經費約四百萬元,只是每個貨柜的油彩已需要二萬元,共需一千公斤。
三十七座貨柜供創作
現時得到亞洲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協辦,提供四十六座新的貨柜,其中三十七個用作藝術創作。李美娟說,這些貨柜箱經過藝術家的繪畫后展出,尚是第一步,其后,這些漂亮又獨特的貨柜箱將被用作貨柜運送貨物,航海到世界各地。因此,每個貨柜都會有其與眾不同的旅程與故事,過程中計劃會邀請一些學者、歷史學家作網上及衛星追蹤,搜集航程資料,三年后會再作一個展覽,以圖片、錄像及貨柜本身,總結各種歷程的故事。
鄧凝梅說,整個計劃以「美麗旅程.美麗世界」為主題,要求藝術家們的創作,能考慮到貨柜會去到世界各地,見到不同種族、宗教的人,希望作品會尊重各地的文化與宗教,并且宣揚環保的信息。
此外,這個計劃亦讓十間學校的中學生參與,希望他們也將這種藝術創意,帶到學校中去。
「藝術貨柜計劃──美麗旅程.美麗世界」今天起(五月十日)至十二日,五月十七日至十八日,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四時開放給公眾參觀,另外,五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則會接待約六百位來自學校的學生參觀。
展覽地點位于西九龍文化區(西九龍海濱長廊側),靠近雅翔道,詳情可登上網站www.artcontainer.hk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