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6日,星期二,正在故宮武英殿書畫館進行的“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突然閉館一天,對外宣稱是因為內部裝修,而據知情者透露,是因為其中展出的一件國寶文物——五代董源的《瀟湘圖卷》原跡被展柜上部的滴水淋濕,致使受損處裱紙開粘。受損部位正好在畫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
董源是五代時期著名畫家,在中國藝術史上影響深遠。他的存世真跡極少,目前國內僅有三件,分別收藏于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和遼寧省博物館。這件受損的《瀟湘圖卷》是故宮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跡,屬于一級甲等文物,極為珍貴。
據調查,書畫展柜中的滴水來自展柜上方的空調換氣口,屬于設計缺陷。其實類似問題在這種展柜上還有很多,如展柜背板緊貼暖氣,導致冬季展覽書畫時出現文物變形或折裂現象;又如展柜開關裝置不合理,擺放和收起文物時,很容易造成損傷。雖然相關方面曾向上級反映有關問題,但改進有限,隱患仍舊存在,這次滴水事故更是犯了書畫文物保存的大忌。
更為嚴重的是,事故發生后,有關領導采取隱瞞不報的做法,既沒有通報全院懲辦相關責任人,使相關部門人員引以為戒,以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也沒有采納專家提出的暫緩幾天展覽這件文物的正確建議,而是簡單處理后又匆匆將其擺放到展柜中,以掩人耳目。
這種做法違反了《文物法》的有關規定,暴露了故宮博物院某些領導對文物保護極不負責的態度。聯系此前發生在故宮的多起文物事故,其處理方式都是盡量縮小知情范圍,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那些損壞文物的相關責任人僅處以扣獎金、寫檢查等不痛不癢的處分,之后仍繼續留在文物保管部門工作。這說明故宮的文物保護工作存在嚴重漏洞,相關法規形同虛設,起不到預防事故發生的作用。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管理制度號稱非常完善,卻得不到嚴格執行。據博物院里的人講,違反規定和文物自身規律動用文物招待各類“客人”,迎合外國博物館的無理需索進行對外展覽,此類事情時有發生,對文物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這次重大文物損傷事故再次證明了目前我國的文物保護缺乏制度上的有效監督和領導問責制度,長此下去,我們祖先歷盡千辛萬苦保存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將毀在這些沒有責任心的人手中。
希望有關部門本著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查處損害文武的行為;同時也希望有愛國熱忱的公民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故宮文物的保護現狀,促進加強對珍貴文物的保護。
故宮國寶文物展出時受到嚴重損壞
故宮國寶文物展出時受到嚴重損壞
故宮國寶文物展出時受到嚴重損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