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的5月4日一場由策展人戴卓群發起的國際五四年輕藝術節,在北京宋莊的虹灣國際藝術中心開始發生…
一個高舉紅旗的男青年一臉嚴肅的走入展廳,身旁的男女青年們手拿新制的新青年雜志,一身當年的五四青年范兒,男的是黑色中山裝配黑色千層底,女的是蘭卦黑裙白襪黑色鞋,當然隊伍里也有很現代范兒的青年,他們一邊發放著“新青年” 雜志,一邊隨機采訪著身邊的觀者,身后還有穿成現代服務生的人,推著垃圾捅,一般被訪問的人,拿了雜志,回答了問題,也就順手把手里的紙杯仍進垃圾筒。這個就是這次展覽開幕的行為作品。策展很用心,年輕的助理們都身穿當年的五四衣,加上參展的藝術家不少也用心打扮了一下,場內從靜態的作品到流動的人都充滿了年輕柔和的美感。
策展人戴卓群是這些年輕人的組織著,這次活動只是他一系列活動的的一個高潮,年輕一代是他一直以來關注的主題,他辦網站,做雜志,搞沙龍,策劃一個個展覽推出大批的年輕藝術家。據戴卓群介紹,這次國際五四年輕藝術節籌備的時間很短,作品都是以網上征集的方式進行的,本來預期做個50多人的展覽,由于后來申請參展的年輕人太多,短短一個月就達上千人,為了更好的展示當下,也為了表現更多年輕的狀態,展覽規模擴大到90多位參展藝術家,占據了紅灣藝術館兩層空間的三個展區。展覽分為繪畫雕塑展覽,現場音樂、聲音藝術,錄像、網絡藝術,圖片和裝置,行為藝術與表演五個單元,多種形式詮釋當代,詮釋年輕。
國際:2展廳里有兩個打扮入時的年輕人在搗鼓一組很玩具的樂器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有人說這音樂很另類,也有人說是噪音,或許他們的靈感來源就是一種巫術,但我個人覺得他們只是不想長大的兒童在囈囈撒嬌。管他呢,當代藝術就是本身就是讓人充滿聯想的。上前想交流下,才發現語言是不通的,于是用了寫和畫,他們的組合叫做“10”,女孩來自國際:2展廳里有兩個打扮入時的年輕人在搗鼓一組很玩具的樂器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有人說這音樂很另類,也有人說是噪音,或許他們的靈感來源就是一種巫術,但我個人覺得他們只是不想長大的兒童在囈囈撒嬌。管他呢,當代藝術就是本身就是讓人充滿聯想的。上前想交流下,才發現語言是不通的,于是用了寫和畫,他們的組合叫做“10”,女孩來自韓國,男孩來自日本,在中國的演出并不太多。其實不是小孩子的年齡了,但是就是夠年輕,直逼00后。
五四:五四的概念這個展覽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整體,展覽的整體就夠五四,,至于細節,今非夕比,當時五四運動那批人太夠熱血,太夠剛硬,太夠英雄了,如果有時光機器讓那批偶像們過來看看,我想他們是快要睡著了。今天的我們文氣了很多,畢竟時代不同了,雖然我們也有要打倒的,也有要奪回的,但是我們用了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
年輕:參加展覽的藝術家的年齡都是70`后80`后,但是不少作品看起來很90`后。年輕是不能概括的,不能說大家有什么共性,因為不管哪個時代,都是什么人都有,到了2008年,更是這個樣子,花樣百出。年輕來自于心態,來自于裝扮,來自于閑散的生活狀態,更來自執著,就是執著著年輕。來自廣州的觀念攝影藝術家張穗揚,用了年輕人流行的casplay形式來表現他眼中的年輕人的狀態,他所關注的是比自己更年輕的一個群體。
藝術:作為藝術來說,這次展覽還是以繪畫為主的,這與現今藝術家的組成結構與觀者的取向有關。對于技法,即使他們表現的很抽象,也還是可以看出多年的基本功訓練出的嫻熟筆法。作為表現的主題,還是與社會發生的關系太少。關注自身的內心,是這一代人的普遍性。藝術家沈朝方的裝置是由一組造型靈感來源于中國南方門神的怪物和一雙流滿鮮血的手所組成,表現了對美國的強權政治的抗議。雕塑家池益岓用粉紅色扭曲的人形怪物去表現人性的扭曲。鄧靜用一次來自于故宮的感動,創作了紅門系列,典型的年輕心態,表達很自我。
對于展覽,我想到了中國歷史上的五四運動,想到了中國藝術史上的86新潮。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再趕上回這么一次改變歷史的運動。當然這不是藝術家本身的問題,這是個社會,藝術家只是去感受社會,并去表達的人。
這次活動是成功的,開幕那天的狀況使策展人很滿意,現場的觀眾也很滿意,參展者們也覺得很慶幸。對于報名未能參加展覽的人,戴卓群說里面也有很大一批好作品,只是一次展覽要考慮很多整體性的東西,對于未能展出的作品,下一步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展覽持續一個月,屆時將評選出三位“五四青年”獎的獲得者,除了頒發“五四青年”特別榮譽獎,還會資助獎金8000元。我們期待著幸運兒的產生。
得不得獎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正在繼續,同志們仍需努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