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成50周年之際,由文化部藝術司、北京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共同主辦的“開篇大作——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50周年紀念展”今天在北京畫院開展,第一次揭開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毛澤東手書碑文雙鉤摹本、梁思成的設計圖紙、劉開渠的雕塑小稿原作、張松鶴的構圖草稿原件、眾多的策劃資料文字、設計施工過程的照片……30余件重要文物在這次展覽上首度與公眾見面,許多珍貴材料都是博物館、檔案館、私人秘藏多年。所有展品共計200余件,第一次為觀眾原原本本地還原那段火熱建設的不朽歷史。
“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在那時剛剛建國的情況下,從上到下,從領導層到老百姓,都是同樣的感情,在這種氛圍下,作品產生的強烈時代感是不約而同的”,在專家研討會上,著名雕塑家朱尚熹認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對今天的藝術創作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指導意義,“我們的評論家、策劃人,要鼓勵一些真正反映時代的藝術創作,產生像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反映時代、讓世人記住的作品?!?/P>
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在當下價值觀念多元化,各種各樣的當代藝術角逐主流地位的情況下,今天重讀紀念碑藝術,仍能激發我們對民族生存的思索,也給民族藝術的走向帶來啟示,它承載著一個古老民族的百年滄桑,一股奮勇抗爭的英雄氣概,一份重新崛起的自豪感,這就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當代意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