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5 至18 日:亞洲藝術文獻庫藝術座談會 -「香港對話」,嘉賓包括:唐英年司長、鄧永鏘爵士、夏佳理、Monique Burger 及伍穎瑜等。
亞洲藝術文獻庫將于5 月15 至18 日香港藝術展08 期內舉辦一系列名為「香港對話」 的藝術座談會,屆時多位本地著名收藏家、藝術家及藝術界業內人士將就多項藝術議題共同探討。座談會將以英語進行。
5 月15 日, 下午4-5 時: Hong Kong - Beijing Return (中譯:香港–北京/ 北京–香港) : 藝術家林東鵬與周俊輝對談。
5 月15 日, 下午6-7 時:Informed Taste (中譯:品味有「塑」):收藏家Monique Burger(Burger Collection)與策展人Tobias Berger(Para/Site 藝術空間)對談。
5 月16 日,下午6-7 時:Cultural Investment (中譯:文化投資):政務司長唐英年、鄧永鏘爵士及夏佳理對談。
5 月18 日,下午3-4 時:Space Exploration (中譯:空間探索):伍穎瑜(Art AsiaPacific Magazine)與策展人張巍(維他命藝術空間)
5 月17 日:大型博物館論壇
由亞洲藝術文獻庫與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聯合主辦之「時移勢易:博物館與文化慾望」研討會,將在香港藝術展08 期間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贊助。
最近各地政府大灑金錢興建文化藝術設施,當中包括有阿布扎比文化區,及香港的西九文化區。建設文化藝術設施,好像成了國際都會的身份象征,這種文化欲望亦已在亞洲區內不斷蔓延。然而參照紐約及倫敦的例子,一站式文化藝術區是否真的能激活當地的藝術發展?有關博物館的定位、功能等的討論,在亞洲區內亦漸漸熾熱起來。究竟一個屬于今天的博物館應該是怎樣的?八位國際知名的業界領袖,將會來臨香港與大家一起深入探討。
出席之嘉賓講者包括:英國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首席策展人Sheena Wagstaff、2006 年澳洲悉尼雙年展策展人及藝術總監Charles Merewether、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總館長長谷川祐子、獨立策展人及評論人 (及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創館總監) David Elliott、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謝素貞、倫敦/北京「中國制造」主席Phillip Dodd、美國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創館總監Joe Thompson 及亞洲藝術文獻庫董事會主席 (及紐約古根漢博物館前執行總監) Jane DeBevoise。
5 - 7 月:社區計劃 - 夢.想.繆思庵
AAA 將印制創作卡 (Dream Card) ,派發到中小學、大專院校、藝術機構及其他有興趣參與的團體,鼓勵公眾透過網站及寄回的創作卡回應,藉此收集夢想博物館草案。參與者可透過郵寄或網站遞交他們的創作。
在天空飄浮的博物館、無墻的博物館、水底的博物館、可以摺進你口袋里的博物館……
博物館不斷變更,它的功能不再限于收藏和展示,也不再冠冕堂皇、高高在上我們正在重新思考博物館的本質、功能、場地與理念。
由你揀,今天的博物館怎樣才能又啟發、又好玩?!
5 月14 至18 日:香港國際藝術展08亞洲藝術文獻庫攤位
建筑師、藝術家及設計師將于香港國際藝術展08亞洲藝術文獻庫攤位內即場就公眾的夢想博物館素描輪廓。創作卡及繪圖將會與文獻庫有關博物館的館藏資料一起展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