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寶拍賣公司和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將啟動他們的春拍之旅。作為京城書刊拍賣三巨頭(嘉德、海王村、德寶)的成員,這兩家拍行今年都對平裝書青睞有加,其中德寶推出新中國拍賣業誕生以來首個平裝書專場,中國書店此次也推出1200余種紅色文獻平裝書,徹底改變以往書刊拍賣市場“厚古薄今”的老傳統。
1元平裝書售價飆升近30萬倍
在本次春拍上,德寶和海王村推出的都是“紅色文獻”系列,不少還是海內孤本。其中像1934年蘇區興國縣教育部翻印的八本全套《共產兒童讀本》,就是目前已發現惟一存世的蘇區少兒教科書。據德寶介紹,這套圖書由肖向榮將軍作序,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校改。該書印有其他蘇區時期紅色文獻所沒有的明確年款(封面,1934年2月、6月),另外該書的真實性得到肖向榮將軍的確認。
另外,海王村推出的第456號拍賣品,為1200余種紅色文獻,其中收有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7個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完整性屬國內罕見。另外德寶推出的全套《新青年》(1915-1926年原版,63冊)開篇和《少年中國》1920年第二卷1-6期,也是當前市場罕見之物。全套《新青年》開篇可將李大釗代表作品盡收眼底,而《少年中國》內有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者李大釗與少年周恩來在北京陶然亭第一次見面的原始記載,這兩冊拍品是各大博物館的缺失空白,將成為搶手的“硬通貨”。
平裝書市場開始出現巨大轉折始于去年秋拍。一本在潘家園舊貨市場日文雜書中標價1元出售的《域外小說集》,在中國書店海王村秋拍上竟然拍出29.7萬元高價。在隨后的匡時秋拍上,一本《鎮江淪陷記》又以119.84萬元的成交價創造了中國平裝書最高拍價紀錄,十年前中國書店拍賣這本書的時候,成交價為12.6萬元,也是當時平裝書最高拍賣紀錄。
文物史料性助推平裝書價值提升
平裝書成為市場新亮點的原因有兩點,一點在于,古籍市場經過15年深度開掘,很難找到新亮點,而平裝書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但部分平裝書自身的文物史料價值并不遜于古籍,于是市場逐漸將眼光轉向這個久被忽視的角落;另外一點則在于,改革開放30年來,大量新博物館、收藏館出現,對此類收藏的需求大大增加。
以《域外小說集》為例,這是周樹人(魯迅)、周作人兩兄弟在日本留學時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這本書出版后銷售很不好,于是絕大部分便在當時上海英租界后馬路乾記街廣昌隆綢莊寄售,誰料綢莊失火將該書和書板全數燒毀,目前存世僅數冊。盡管這本書外表很普通,但這是周氏兄弟的處女作,對于魯迅研究機構和研究者來說卻是無價之寶。
而《共產兒童讀本》是井岡山時期作品,但1934年10月紅軍撤出井岡山根據地開始長征后,當時國民黨軍隊對蘇區實行長達十多年的白色恐怖,造成許多“無人村”,井岡山革命文獻“片紙無存”,目前全國的大型博物館展出的都是50年代根據老紅軍回憶而制造出來的復制品,這套拍品的出世無疑將會激起眾多博物館的興趣,據德寶說,目前已經有近30家博物館與之接洽。
號稱“中國紅色收藏第一人”的北京藏書家秦杰介紹,與平裝書相比,古籍市場如今大勢趨穩,鮮見奇跡發生,一本100多萬的書籍現在再賣出3倍的價格已讓市場吃驚;而在平裝書市場則不然,去年以來,屢有亮點出現,比如《域外小說集》原來標價1元,與最后成交價竟然有近30萬倍的懸殊。尤其在“紅色文獻”領域,幾年來紅色紀念館大量涌現,紅色藏品拍賣驟然升溫,市場潛力不容小視,毛澤東著作早期珍本、革命宣傳畫等相關收藏品的市場價格開始大幅上漲。國內紅色收藏群體迅速擴大,預計未來平裝書市場還會有亮點不斷出現。
平裝書專場首現京城拍市
平裝書專場首現京城拍市
平裝書專場首現京城拍市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