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崇源國際在澳門舉行的春拍圓滿落槌,拍品總數共165件,成交153件,成交比率92.72%,總成交價12256.8萬港元。其中的青銅器拍賣更是業績驕人:共49件拍品成交率達100%;成交價格超高100萬港元的拍品共有12件;更有獸面紋瓿以3220萬港元成交,鑲嵌琉璃錯金銀漆壺以2645萬港元成交。崇源國際總經理季崇建表示,這次拍賣人氣很足,該來的買家都來了,還有許多新買家,而且最后買到東西的也大多是新買家,因此成交價格都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理想結果。
青銅器拍賣成品牌
這次拍賣之所以取得理想的業績,首先是因為崇源國際青銅器拍賣已形成某種品牌效應。據季崇建介紹,青銅器拍賣雖然很高端,內地拍賣行一般很少涉足,但近年來市場火熱,內地拍賣行也時有上拍,不過往往拍品參差不齊,時而引發爭議。而崇源國際經過幾年的青銅器拍賣,已經形成了一致的評價,那就是沒有爭議,買家比較放心。這與崇源國際背后有一個陣容強大的來自各地博物館的青銅器專家團隊有關。
季崇建還透露,崇源國際的拍賣已形成一個特別的慣例:每一次拍賣會都有新面孔,每一次往往都主要是新買家得手,因為他們的出價更高。這一方面說明崇源國際的買家不斷在擴大,同時也說明崇源讓他們比較放心。這樣的結果,就是崇源青銅器拍賣的價格雖然有意識地與歐美拍賣市場拉開距離,但保持30%的漲幅。
商周之交最看好
記者注意到,這次躋身排行榜前10位的青銅器,有7件是商代晚期的。對此,季崇建特地指出,對于青銅器,他堅持認為中國青銅器的巔峰時期是商代晚期與西周初年。
他說,青銅器的價值,主要看器形、紋飾和銘文。雖然在后期如戰國、漢代的青銅器,鑄造工藝更精巧多樣、器形會更華美輕巧、紋飾更新奇細膩,但同時代出土的漆器也有這樣華麗的紋飾。而在商周之交的青銅器,那種奇特的器形、細密的紋飾,有強烈的神秘感。當時的青銅器還是王公貴族壟斷的禮器,只在祭祀的特殊場合使用,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征。這些器物與當時盛行的巫術有關,是與天呼應的,其產生的視覺震撼則是無可替代、獨一無二的。
稀缺性最重要
這次拍賣還啟示了一條在拍賣場上顛撲不破的真理:稀缺性是收藏品最重要的品質。季崇建在解釋那兩件天價拍品時就特別指出這一點。他說,全場最高價的獸面紋瓿,高達42公分,在同類器形中非常罕見,加之其器形和紋飾十分精美,所以才會成為天價。那件漆壺,上面的銅飾也很罕見,尤其是其獸面紋的輔首,尺寸之大難得一見,也是其拍出高價的原因。那個獸面紋鼎更是一個有意思的個案:雖然其紋飾比較簡單,但因其高達43公分,屬于比較罕見的大鼎,又有“鄂侯作寶尊彝”的銘文,說明出自諸侯的大墓,因此預展時就吸引了很多買家專程趕來。在拍賣場上拍出500萬港元的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季崇建指出,青銅器的器形,有的端莊典雅,有的出奇制勝,如那些象形的尊等,對藏家而言所愛或許見仁見智,但往往最后被市場追捧拍出高價的,是那些器形罕見的拍品。紋飾也是如此,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是平面的,有的是凸出的,還有鑲嵌的、錯金錯銀乃至鏤刻的,也是見仁見智,但最后拍出好價錢的,也要看其是否稀罕。
季崇建表示,青銅器拍賣前景看好,崇源國際正在考慮加大拍賣力度,把每年兩季大拍變成每季度拍一次。
拍賣價格穩步上升 崇源國際青銅器拍賣不斷吸引新買家
拍賣價格穩步上升 崇源國際青銅器拍賣不斷吸引新買家
拍賣價格穩步上升 崇源國際青銅器拍賣不斷吸引新買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