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交易中心”成立于去年6月底,由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和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共同組建,被譽為是“我國資本市場與動漫游戲產業的首次聯姻”。前者提供與交易相關的資源,而設在上海的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作為行業組織,提供動漫行業的資源。
根據成立時的設想,中心的交易品種包括股權、項目、動漫游戲商品化權、虛擬裝備等,主要功能包括為動漫游戲工作室、產品和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并購重組的市場平臺和中介服務,以及為動漫游戲產品提供定價服務等。可以說,成立該中心的初衷是建立一個開放的平臺,匯聚動漫行業內的眾多中小企業和工作室,以“自由集市”的姿態讓原創力量獲得資金和發展機會。
在接受采訪時,上海產交所負責“動漫交易中心”項目的人士坦陳,雖然中心的發展潛力不錯,但目前國內動漫產業算不上活躍,該中心還拿不出什么投資原創的典型案例。
在產交所網站的交易項目頁面,記者找了一下,目前并沒有獨立的動漫分類,也沒有發現公開待售的動漫作品和企業。據了解,動漫交易中心的交易對象,已被整體并入“文化產權”類,并沒有獨立的板塊。
作為“動漫交易中心”的另一個合作方,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的相關人士也承認,目前國內動漫產業還沒有達到支撐“開放性市場”的階段,或者說,目前還不太具備運作“自由集市”的條件。
了解行業情況的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動漫創作的處境并不樂觀,市場容量狹小,原創熱情和創意受到很大的牽制。
對大部分民間動漫畫家而言,他們能選擇的成功之路非常有限,主要就是向僅有的幾家動漫雜志投稿,經過“百里挑一”,很少一部分作者能獲得發表機會。而被雜志選中后,要想出版自己的動漫書,又必須經過“百里挑一”的篩選。
出版社的謹慎,說到底還是動漫市場發育不健全所致。即使是那些成名的動漫作者,也有許多作品無法出版。實際上,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原創者迫于現實壓力被迫轉行。
國內市場的不完善,還體現在中介力量的缺乏上。上海產交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動漫作品目前還沒有一套成熟的估值體系,缺少具有公信力的定價工具和規則。此外,在版權保護環境、知識產權評估等方面,動漫也遠不及其他行業成熟,投資風險比較大。
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的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為原創者提供的推廣服務,主要是傳統的撮合方式,目標市場主要在國外。年初,基地組團參與了國際著名的法國昂古萊姆動畫節,十幾位原創人受到國外出版機構的關注。
不過,國際市場總體依然是“僧多粥少”,這還一度引發了國內漫畫家“同業傾軋”——面對海外出版商,有人不惜以“地板價”競爭,從而壓低了中國動漫作品的整體估價水平。
有識之士表示,中國動漫產業目前急需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市場機制,用市場的力量打通產業鏈上的種種障礙,讓優秀的作品、人才得以脫穎而出。可以說,“動漫交易平臺”是對這一機制的積極探索,但產業缺少的不僅是一個交易平臺,它有賴于諸多其他環節的完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