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4月6日下午三點,中國最瘋狂的當代藝術雜志 - 《Hi藝術》在北京798藝術區(qū)舉辦了盛大的“上市”新聞發(fā)布會,這一重大事件標志著該雜志從DM(直投)雜志跨入零售雜志領域的重大突破。
自2006年9月1日創(chuàng)刊以來,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Hi藝術》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家頗具規(guī)模的藝術媒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Hi藝術》一貫的作風,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大事小情,都保持著高度敏銳的嗅覺,被冠以藝術界的資訊先鋒。如今,等不到《Hi藝術》讀者們,只需花上15元,就可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3座城市各大書報亭得到一本沉甸甸的《Hi藝術》,與他廝守終月了。
為什么在短短的時間內,《Hi藝術》就能在眾多的當代藝術媒體中拔得頭籌?
第一 娛樂化
《Hi藝術》主編李昱,既不是書香門第出身,也不是美院高材生,只是憑借非凡的個人魅力和獨特的視角判斷,開創(chuàng)了藝術界特有的“渾不吝”敘事風格,徹底解構了沉悶的藝術界。她一再強調把藝術家拉下神壇,李主編在這兩年時間里,就像她每期真實、大膽的卷首語一樣,勢如龍卷風直擊藝術界矯揉造作之風。
在個性主編的帶領下,《Hi藝術》非常不小心的令當代藝術界風生水起,大膽、幽默的言論讓讀者享受著喜、怒、哀、樂并存的閱讀沖浪體驗,立體、嚴謹?shù)氖袌龇治觯敢暳怂囆g名利場的種種誘惑。并在一開始就提出了藝術家明星化概念,讓那些完全沒有面對媒體習慣的藝術家和畫廊完全愛上了這種娛樂、三八化的“Hi式”宣傳體系。
第二 專業(yè)化
《Hi藝術》理解的專業(yè)化,不是多講兩句所謂的學術酸詞, 而是真真正正用心去體驗藝術的本質。《Hi藝術》首次創(chuàng)新推出藝術年度榜、年輕藝術家榜、市場指標藝術家榜、中國畫廊競爭力榜等,并被各媒體廣泛引用及拷貝。這些已經(jīng)成為藝術界公認的考核指標。
2008年《Hi藝術》成功入選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這個號稱藝術界奧斯卡的最高獎項,首次邀請當時還是一家DM雜志的《Hi藝術》,看好的就是我們外表娛樂化、內核專業(yè)化 的運作系統(tǒng)。
第三 商業(yè)化
過去的藝術界總是假裝談錢色變,《Hi藝術》自創(chuàng)刊之日起,就確定了要大走市場商業(yè)化的路線,沒有什么救世主是每一個《Hi藝術》團員的座右銘,“銷售額”成為考核雜志受歡迎程度的標準之一, 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雜志結交了上百個固定合作客戶,他們是畫廊、拍賣公司、藝術機構、博覽會、藝術家等等,《Hi藝術》將繼續(xù)和支持我們的伙伴客戶在藝術商業(yè)化的道路上真誠以對,大踏步前進!
“三化”還是不能全面概括《Hi藝術》的優(yōu)勢,我們要做中國藝術界最牛的媒體夢想,還需要時間去不斷努力進取,但《Hi藝術》團隊堅信我們的夢想一定會在不遠的未來實現(xiàn)。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