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激動地看到,我們白發蒼蒼的老校友們也來了。”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有力的聲音穿過層層包圍的人群,回旋在昨天的西子湖畔。昨天,中國美術學院80周年校慶的重頭戲之一——《學院的力量——中國美術學院新時期三十年發展文獻展》在南山路展覽館開幕。
展覽館門口,是一幅巨大的紅色印刷書法——“為藝術戰”,這是當時的院長林風眠于1938年寫下的。“這就是學院的生命和我們始終不變的靈魂。”許江揮舞著雙手,“80年前,就在湖對岸的孤山之畔,在用一個銀元租借來的小房子里,會聚了一代名師。”
展廳被刻意布置得樸素而灰暗,但許多個角落都值得驚喜——一個已經破敗不堪的舊書架上,是30年前美院用10%的辦學經費買來的第一批國外美術書籍;黑白相片里,年輕的朱關田、陳振濂、王冬齡羞澀地圍著老師沙孟海,如今他們都已名聞天下;還有一排排放大的一寸照,許多滿臉皺紋的校友站在前面,與當年自己青春的面容留影。
來自國內外的校友把學校層層包圍——
中國美院的前任院長、現任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從北京特意趕來。作為國畫大師潘天壽的二公子,他從小在美院院子里長大,耳濡目染。但兒時的他卻對做科技類的小玩意更感興趣,在美院附中讀書時也“不是很用功”。
“我離開這里已經7年了,很少回來,一回來就發現,這里已經變成了國際一流的美院。”他一次又一次被眾多老朋友們包圍,整整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不停地握手、擁抱,而等在一旁的記者們總是難以插話。無法脫身的潘院長最后只能裝作打電話,才逃離了大家的追逐。
王冬齡拉著一個身著藏青色立領西裝的中年男子樂得開心。那個人的外表令人印象深刻。他頭發花白,卻發型奇特——前面是極短的板寸,后邊,長達一米的頭發隨意扎成一團。“你知道他是誰嗎?”王冬齡微笑著賣了個關子,“他就是鼎鼎有名的谷文達啊!”
谷文達,當代藝術界一個火燙的名字。20多年前,他還是陸儼少先生的研究生時,就以觀念水墨作品成為美術界關注的焦點。1987年,他移居美國紐約,開始了近20年的海外職業藝術家生涯,被稱為“華人藝術家的第一人”。同時,他的作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也變得滾燙——成功晉升到百萬階梯。
這樣一個展覽,名人會聚,卻又低調謙和。這樣的氛圍,讓美院顯得豪邁又獨特。
老校友會聚名人隨處可遇“他就是鼎鼎有名的谷文達
老校友會聚名人隨處可遇“他就是鼎鼎有名的谷文達
老校友會聚名人隨處可遇“他就是鼎鼎有名的谷文達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