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感受的產生能引發其它感受以致蔓延開來,它要具備多種因素。首先它是要鮮活的,真切的。從個體的身上生長、堆積、存儲后,衍生出某種異樣的氣息,具備了向四周滲透的可能。這個氣息未必是積極的,但它是特別的,甚至是令人厭煩的。普遍性地積極向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充斥,神經也已被舒服地麻木得沒了觸角。新近,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類詞匯用得越來越少,太平盛世,美已比比皆是。性格只是擰著勁兒的逆反,解開外衣,袒露出本該遮掩的日常不屑的角落,藝術才來的有趣。所以,在那里動動手腳的練活兒反而讓大家詫異了。
當一種真切的感受被不斷地復制成為眾人的感受時,感受就淪落成工具了。作為工具的感受方便實用,創造的緣由掛在臉上,也流露出真摯,在眾人的寒暄中宣示。這是一個不需要創造的時代,是一個努力學習的時代。因為,從小我們就已明了學習之目的,是為了更似別人,尊崇榜樣是像似的理由和動力。那么,學習和工作還有創造的訴求和興趣嗎。物質的期盼被罩上了精神的涂層,在溫室的柔光下絢爛,躲閃著陽光下的暴曬。精神的涂層原來僅是供作參考,于今天體面的文化生活已經足夠了。
人人都已是一臉幸福的表情。逃離規則時的義無反顧,演變成在新建的規則里從容。“當代”就成了新的度量衡,圈劃著走秀的人們。考慮到的是,藝術的事情總能跨越人的生命極限而久遠漫長,當代永遠會當代下去,不僅是于我們眼前的生活。潛在的力量也許在孕育,也許又是以表面搏擊的方式實則扭捏地依附,且看怎么從容了。
劉慶和2008.2.17
從容
從容
從容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