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近期熱點爭議人物艾未未、舒勇、趙半狄、安迪等人的作品集體亮相。這是他們4個人首次聚合在一起的聯展,十幾年以來這4個人一直在不同的領域探索,創作方式也不盡相同。但他們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游離于主流社會以及藝術、媒體、時尚、建筑等不同領域的邊緣,從不沉溺于成功之中。他們顛覆著行業生態的同時也顛覆著自己。
看過唐人藝術中心“身體媒體”當代藝術展的人不禁都發出這樣的疑問:什么是藝術?
參展作品中一組組艾未未給他人剃頭發的圖片、安迪的惡搞油畫系列,還有先鋒藝術家舒勇讓近兩百位企業家與其辦公室在泡泡下攝影的照片作品《辦公室的泡泡》,以及熊貓人趙半狄的《慰問系列》。看完這一系列的作品不免使人感到疑惑——這就是藝術?而這些確實是被藝術家們稱為“身體媒體”的藝術品。
究竟是藝術家們太深奧,還是觀眾們太淺薄,難道現代藝術成了藝術家們的自娛自樂?
難道看不懂的東西都可以稱為藝術?
其實在大眾的心中藝術就等于唯美,當然也能接受畢加索那個層次。而像這次展覽如此的“觀念藝術”,人們只能質問為什么帶只熊貓到處秀也能成為藝術?那一直以來大家所認為的“藝術”定義不就被模糊、被曲解了嗎?對現在所謂前衛藝術提出深深的質疑,如此的用自己身體或借別人身體的“藝術作品”刺激到了大家,藝術好像可以很俗,不必如想象中的高雅。同時展出這樣“作品”的展覽實在有借名人名氣之嫌,有借裸體色情之嫌,有借惡搞之嫌,那就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炒作”二字。作為此次展覽策展人的舒勇表示:其實當代藝術作品引發爭議是必然的,挑戰公共視線是當代藝術作品的職責,如果一個藝術展不能夠引起社會的轟動,那么它是失敗的。人們觀后只能無奈地自嘲“看不懂”,無奈地接受這樣的“當代藝術”。不知道這些藝術家們是在娛樂大眾,還是在娛樂自己。
實際上,對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現代藝術到底該如何評價,人們的看法并不一致。在一些現代藝術創作者的眼里,現代藝術也是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但更多的普通人卻表示“看不懂”,甚至有人貶斥現代藝術創作者“吃飽了撐的”。
所謂現代藝術,是一種含混的泛指,在另外一個時期,另一個場合,它或許被稱為新潮藝術、前衛藝術、當代藝術、先鋒藝術、實驗藝術甚或邊緣藝術。大眾普遍對現代藝術持不接受的態度也是現代藝術創作者所了解的,如何讓普通人也喜歡現代藝術,讓現代藝術更具普遍性,應該是創作者們最應該考慮的事情。

話題紅人趙半狄
趙半狄這個藝術圈極為神秘,卻頻頻亮相于大眾社會的藝術家,從去年11月,北京國際時裝周上演“熊貓人”趙半狄的時裝秀,到民工、股民、房產商、追星族、網絡紅人……當今中國社會幾乎所有不可忽視而又隱秘的人物出現在大雅之堂的時裝秀,開創了“惡搞”時裝秀之先河。盡管趙半狄的“惡搞”招致了熊貓家鄉四川的強烈譴責,卻使他成為時尚界、娛樂界、服裝界無可爭議的另類之王。
最爭議:熊貓人
人物速描:記錄著趙半狄和“熊貓”“對話”瞬間的照片已成了公益廣告的新寵,而人們似乎也習慣稱趙半狄“一個公益者”,卻淡忘了他曾是一個畫家。
話題紅人安迪
曾經安迪因攝影以及行為藝術在藝術圈中走紅的時候,毅然放棄了這些,拋棄了那時的前衛藝術圈。甚至將名字改成了現在的安迪,直接讓自己消失在藝術圈。
如今,安迪用傳統的油畫技法展示自己的藝術思想,也可以說是一種惡搞。他不斷介入社會熱門事件,把徐靜蕾、范冰冰畫得赤身裸體,還拿馮小剛、張藝謀、葛優“開涮”,甚至有些作品摻雜著些許惡意。一位網友說:“我覺得作者安迪的行為不尊重別人,諷刺別人的同時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沒有品質道德!”還有人將這種行為稱作是“油畫粗俗化,侮辱了高雅藝術。”但安迪卻不認為自己這是惡搞,他表示:我這屬于現實主義畫派的一種創作,所關注的對象就是社會中的名流、出軌刁民等。每創作一幅畫后,還要用辛辣諷刺的語句加以幾百上千字的“說明”。
他的本意是想從娛樂文化切入,更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可是讓人感覺到的卻是他在炒作自己,因為安迪表明自己一幅油畫的價錢一般在6位數,網上的這些作品,單幅不賣。
最爭議:惡搞油畫
人物速描:安迪在網絡世界將自己經營成為獨特媒體品牌,并在長期的偏執中淪為有人愛、有人煩的惡搞天王。
話題紅人艾未未
艾未未憑借帶領1001個中國人飛到格林童話的故鄉卡塞爾的聲勢浩大的作品《童話》,成為2007年度熱點話題人物。如今他又推出了《剃發系列》作品,這個系列是他在近幾年以來不斷給人理發的行為照片。他用頭部這個人身體隱藏信息最多、最公開的身體部分,也是身體最重要的部位,展示身體最為媒體的另一種職能。他貌似技藝精湛的理發師,親自給各式各樣的人剃怪異的發型,畫面充斥著幽默和暴力。艾大師作品的用意應該在于不知不覺地將被理發人的身體信息改變了,這些人的頭部也直接成為他的信息發布陣地,而他想向人們傳達的是處世哲學和文化態度。
而這又能代表什么呢?艾大師的作品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但通過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東西又相對淺薄,作品中被任意擺布的主角和他們頭上的各種字母符號倒更像是一群對社會有某種意見的朋克青年。
最爭議:童話
人物速描:艾未未最為引人注目的“行為藝術”作品就是在德國卡塞爾文獻大展上,把1001名不同身份的中國人帶到德國,完成了《童話》這件作品,在國際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話題紅人舒勇
去年艾未未策劃的“舒勇——一個永遠進入不了藝術史的人的一些事”首次將《泡女郎》推出時,對于先鋒藝術家舒勇這種將乳房這一尋常而又令人緘默的身體部位公開化的舉動,其展覽本身就受到很多質疑。在展覽的第二天《泡女郎》就歷經出乎意料的“砸乳事件”,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轟動。低俗,這是很多看過其作品的人的第一印象,當然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不懂藝術”的普通民眾。一個將木子美都看做一件藝術品的人也許只有一味的與色情沾邊,才能體現出超凡脫俗的藝術感了。
此次舒勇的“泡泡”也是他創作中重要的符號之一,這次在身體媒體藝術實驗中,他拿出了作品《辦公室里的泡泡》——是他2000年到2006年創作的系列行為攝影作品。他把他的泡泡吹到了各個珠三角著名企業家不同的辦公室里。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把他吹進美術史。
最爭議:千人唱國歌
人物速描:去年是舒勇在中國當代藝術圈突然“發跡”的一年,作為一名“永遠進入不了美術史”的人物,2008年他繼續完成他的重要作品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標志性廣場里唱中國國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