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廈門定佳藝術品周末拍賣會將以無底價起拍的形式推出100多幅閩籍書畫家的“保真”字畫精品。據該相關人士介紹,拍賣行今后將以“周末場”的形式把藝術品拍賣固定下來,并成為連續性的活動,這在廈門還是第一次。
首拍以閩籍書畫為主
根據本報上的一則公告,本周“廈門定佳藝術品周末拍賣會”推出的作品出自閩籍書畫家之手,包括在福建省業內名氣頗高、頗具影響力的林林、王仲謀、魏傳義、林英儀、高懷、張人希、余綱、洪惠鎮、陳秀卿等人的多幅書畫作品,95%以上為200元起拍。據定佳承諾,這些作品都已經過專家鑒定,確保為書畫家本人的真跡作品。
“周末推出的這些作品迎合了廈門藏家們的喜好。”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會長丁建南介紹說,受到資金、喜好、交流圈子等因素的限制,當地的收藏家絕大多數以收藏本地的書畫家作品為主。而且,這兩年來,本土書畫家的作品價格也翻了一兩番,大家都在密切關注本土書畫家的成長性。
但據記者了解,現在閩籍畫家的作品價格也不低,比如魏傳義的4尺畫作價格也在1.5萬元左右,而林林的作品得到東南亞一帶藏家的喜歡,那么,“無底價”是否對畫家造成傷害呢?對此,定佳拍賣行的副總項貞表示,拍品中有不少是從書畫家手中直接征集而得。現在本土市場正在形成,追捧的人也比較多,只要得到藏家的認可,價格自然會抬上去。
續場看中“大眾收藏”
投大眾所好,以閩籍書畫拍賣開頭,定佳最終想法是把藝術品拍賣延續下去。項貞介紹說,目前廈門的拍賣市場,大型的藝術品拍賣僅春拍、秋拍兩場,雖說各拍賣行多多少少也進行著一些藝術品拍賣活動,但十分零碎,往往是有物品才開始拍賣,作品參差不齊。而“廈門定佳藝術品周末拍賣會”是希望將藝術品拍賣固定成一個“專欄”,兩周左右就和大眾見一次面,使大眾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藝術品拍賣中來。
據了解,前些年,書畫拍賣生意不佳,一位從北京來廈門的業內人士余先生預言,今年將是書畫市場新的“豐收年”。今年年初,敬業拍賣行首場“保真”拍賣成交率高達60%以上,成為市場“復蘇”的第一個信號,當時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參與到書畫拍賣中來的,書畫藏品正被大眾投資人所接受。而周末心和的古董拍賣會,“大件”的成交率也不低,“收藏”已不限于藏家玩家,今年的收藏隊伍中,投資人的身影越來越多。
“保真拍賣會對新手來說也是一次引導。”項貞說,連續的藝術品拍賣看中的正是“大眾收藏”市場,但許多剛入門的收藏人士對書畫的鑒別仍有局限,“保真”為的是給市場一顆定心丸。同時,持續性的拍賣跟進,可以避免大眾投資人拍完后馬上和市場“脫節”,還可以讓大眾更好地了解市場變化,找對方向,并形成自己的交流圈,從而形成好的循環。
[廈門] 本周末將舉行藝術品"周末拍賣"
[廈門] 本周末將舉行藝術品"周末拍賣"
[廈門] 本周末將舉行藝術品"周末拍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