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彩墨山水畫家曾剛應上海藝術書坊"第二屆藝苑美術節"之邀,將于5月1日下午1點半在福州路424號書店三樓舉辦"風云際會國畫流韻"講座暨簽售會,活動現場,一直稀售畫作的曾剛不僅會現場作畫,而且將慷慨義拍兩幅4尺得意之作,所得款項捐贈上海贈慈善機構,聊表他與上海的不解之緣。

曾剛筆名無為,原居四川,后移居上海,現長年居住北京。現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書畫藝術中心副主任,上海鴻瑞興畫院副院長。曾剛生于秀甲天下的峨眉仙山,而這方鐘秀靈毓的水土恰好是畫家陶冶性靈之所。曾剛早見慧根,總角之間,已識藝概,聲名播于鄉梓。稍長又游藝成都,廣拜名師學畫。中國美協副主席尼瑪澤仁最為稱道和贊賞曾剛的,是他的勤奮與善學,古人云,資學兼長,則神融筆暢。曾剛以其聰穎更兼好學,何愁事不竟成?
作者和編輯的相遇,就像一個美麗的故事
2004年,曾剛應邀將自己的一幅作品刊登在某美術類報紙上之時,并不知道自己將來會連續出版一系列廣受歡迎的畫冊。那時候,福建美術出版社編輯沈華瓊也正在苦苦尋覓著自己中意的作者。當日,沈華瓊去另一幢辦公樓中找同事商量工作,同事恰巧離開,沈華瓊在等候期間百無聊賴,隨手從鄰桌上取了一份美術報紙隨意翻閱,就這樣,也許是偶然,也許是必然,曾剛與福建美術出版社自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首印3000冊,到加印7次,再到一次性印制25000冊,曾剛的圖書一路銷售喜人,他出版的《曾剛彩墨山水畫》、《曾剛畫云水》、《曾剛畫山石》、《曾剛畫樹木》、《曾剛寫生選》等屢次售空再版,僅在上海藝術書坊一家,即售出近2000冊……

胸中無塵濁 山水傳精神
曾剛眷戀大自然,長期堅持寫生,足跡遍布巴山蜀水及相臨省份。畫作首重氣勢,次在得法、得意,其畫不論小品、巨制,皆渾厚華滋,氣勢逼人,于雄厚之中蘊籍意韻。喜好作宏遍巨構,磅礴氣勢之作品,石質堅凝,樹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氣浮動。特別在彩墨山水畫方面,著力探索,將絢麗的色彩同水墨協調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曾剛的作品多次舉辦個人展覽,被《中國書畫報》、《美術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中國畫家》、《畫壇》、《東方航空》、《上海家居》、《上海美術》……等刊登。中國美協副主席尼瑪澤仁對其作品高度評價,可謂"胸中無塵濁,山水傳精神"。
"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的境界
山水畫是人們對大自然的一種認識后的反映。熱愛生活的曾剛,無時無刻不將其個人情感融入對于生活的感知中。無論是2001年入選上海建黨80周年大型畫展的"飛渡盧定橋"中險山惡水下英勇的紅軍,還是"生命"一畫中,深山老林中萬物賴以生存的光源;無論是"雄關威猶在"中雪域高原中的云壑蒼窮,荒古千年的自然風光,還是"石門云棧"、"雄關劍門"中漫江碧流冷云寒石云氣蒸騰的挺拔雄姿;都凝結了曾剛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獨特的作品風格。曾剛所追逐的"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的境界,隱射出他特立獨行的畫家特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