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不一樣
展覽開幕:2008年3月14日
展覽日期:2008年3月15日-30日
居留項目:2008年3月1日-15日
展覽介紹:
《每一天都不一樣》是比翼藝術中心和24位來自韓國美術學院的年輕藝術家合作的展覽。這個活動除了能讓中國觀眾近距離地接觸韓國年輕藝術家的同時也增進了亞洲國家之間的交流。展覽的出發旨在呈現擁有獨特文化的上海每一天的變化,年輕的韓國藝術家們將在上海進行為期2個星期左右的居留項目,他們將在這段時間里充分體驗上海的生活并進行創作。
4月April 2008
李平虎個展《蜂巢》
展覽開幕:2008年4月4日,星期五
展覽日期:2008年4月5日-27日
展覽介紹:
4月14號,比翼藝術中心將推出藝術家李平虎個展《蜂巢》。
李平虎認為,城市里的那些盆景不應該放在家里觀賞,而應該讓它們在土地里生長。為此,他設置了一個位于城市郊區的目的地,在一個月里,每天用三輪車裝一車盆景,在目的地的沿途栽種、澆灌,再把這些花盆帶回來。李平虎說,這個城市就像個蜂窩,人們跟蜜蜂一樣每天奔忙,他在這個城市更像一個無所事事的人,他也要用一個月,來讓自己奔忙一回。
李平虎1976年 生于四川省南充,2001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工作和生活在上海。有人認為李平虎是追求“力量型”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大都需要來自他自己與觀者雙方的承受。李平虎近年來的主要創作包括:2007年,Ssamzie Space工作室居留項目 (韓國);52屆威尼斯雙年展 獨立項目;“干涉”藝術活動。2006年,第二屆“多倫青年美術大展”;“趣味治療”李平虎個展。2005年,“六個帳篷藝術展”;“當緋聞遭遇粉飾”攝影藝術展。
5月May 2008
《叔叔 阿姨……好》
展覽開幕: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展覽時間 :2008年5月7日——5月10日
主辦、協辦及贊助:
主辦:復旦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協辦:
上海比翼藝術中心
Art-Ba-Ba當代藝術社區
贊助:上海實業馬利畫材有限公司
上海實業馬利畫材有限公司
展覽介紹:
展覽原自于一次實驗教學。教學時間為一個月。教學科目是“新媒體實踐”。教學方向是作品創作。教學對象是上海復旦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大三繪畫專業。
今天的教學,什么是對學生相對重要的,是知識還是學生自己判斷能力的提升?實驗教學就是從諸多問題開始展開。課堂是教學的問題現場。一個月的時間,通過交談、交流、方案的不斷追究,導致了展覽的基本雛形。展覽就是匯總了學生在這次實驗教學中的思考,是思考形成了學生的作品。教學基本把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討論方式帶進了課堂。展覽的作品形式基本屬于當代藝術中比較實驗的部分。這是“教學相長”在實驗教學中的一次嘗試。展覽作為社會交流項目進入展廳,希望教學在更為廣闊的平臺上獲得交流的可能。
展覽從籌備到開幕,其中的一切環節,學生基本參與了操作上的整個流程。學生對展覽操作的全程參與也視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
倪俊個展《漂浮的迷宮---00 》
開幕時間:2008年5月16日
展覽時間:2008年5月17日至5月25日
展覽介紹:
5月16號,比翼藝術中心將推出藝術家倪俊個展《漂浮的迷宮》。
“一直在試圖認清真實的面貌,在一路追尋的過程中它卻變得愈發的模糊,如同那面遙遠的鏡子,將我至入空茫之中。成為一塊石頭懸浮在氣流中…… 有誰能確知自己身處何方?是自己還是鏡中物?”這是倪俊對自身或者大部分現代人生存狀態的看法,并借由一系列浮于半空的裝置作品表達:“……他只好聽任自己向門口退去,遲緩地,低著頭。與此同時,在相反的方向,鏡子那遙遠的內部,有個人正不慌不忙一把一把將他拖拽進去。那一瞬間,他永遠背轉了身子,朝向一個縱深處的,空空如也,卻好象并不存在的地方。”
倪俊,1969年出生于中國上海,1991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在上海。主要個展包括:2003 彼時此刻;2002 黑夢。曾參加群展:007 Blah Blah Blah,Khoj國際藝術協會,印度;2005 蒙比利埃-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法國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