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缽先生是國內一位卓有成就的雕塑家,1940年出生于北京,1980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畢業。1980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導師、博士生導師。
孫家缽親受過滑田友等一代巨匠的教誨,更重要的是,他借助自己的木雕創作實踐,體會到泥塑人體藝術中,氣韻生動與骨法用筆作為造型藝術形式中更具內在重要性的因素,從而把應物象形等等外行人更容易關注的因素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從這個意義上說,孫家缽所作的所有泥塑人體寫生,統統指向了一個目標——氣韻生動。這背后,是對于完整形體占有空間所形成的所謂“完形”之美的感官沖擊力的不懈追求。在這里,“完形”即木雕的“大荒”形態。
雕塑家隋建國曾過這樣的評述:滑田友與孫家缽是兩代人。前者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現代意義上的第一代雕塑家,他的藝術境界得益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先天積累,加上在法國15年苦心孤詣地研究領悟歐洲古典雕塑門徑的修煉;孫家缽是前者的學生輩,一方面得益于前者的悉心教誨,更重要的則是得力于自己對于傳統木雕方法精髓的親身體會與幾十年的不懈實踐。
避開對于兩代雕塑家藝術造詣高低的比較,至少可以說,孫家缽更極端——對于氣韻生動的追求更極端。
面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熱潮帶來的中國藝術種種,孫家缽先生卻更愿意這樣來敘述自己的藝術創作:我是美院一個教書先生,課余時間做了點雕塑,完全是出于個人喜好,不圖賣相好,也沒有想爭當現代藝術先鋒的愿望,缺乏社會責任感,貪玩兒而已。我的作品自覺較傳統,但正宗雕塑行會不承認。我更夠不上“當代派”,把它們歸為“不倫不類”很合適。
而面對這個“不倫不類”的展覽,策展人謝素貞也采用了“不倫不類”的策展思路,將孫家缽的雕塑工作室整個地“搬”到了中國美術館的展廳。
這個獨特的思路來自于謝素貞參觀孫家缽工作室時的感受,“我在里面參觀了很久,著迷于里面所有的點點滴滴,所有的細節,包括灰塵,隨意放的照片,隨意的一個手稿,同樣被‘迷’住的還有隋建國老師,所以我想,如果觀眾走進來,也同樣會被他感動。跟雅昌藝術網的合作也很好,藝術家對自我的東西要求很高,雅昌這邊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包括印刷、制版、制作,我覺得都是一個藝術工程。”
尊重藝術,尊重藝術家的立場!
孫家缽雕塑展
時 間:2008.03.27至2008.04.05 12:00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場地:中國美術館5號展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