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用考古學的實體考察考證法,通過具體的實地圖片、影像、調查數據、文字的記載資料等綜合呈現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來考察考證上海的近現代。此裝置是為此所作的一次藝術性嘗試。
原設想案:在上海選擇一到兩個有代表性的新舊建筑或地方,并設置一個半透明帳篷作為現場調查工作篷,篷內設有考古用的工具,如電腦、手套、方位盤、圈尺、記錄用紙、相機等等。進行詳細調查,拍攝照片、影像和拓片;收集、調查、采訪具體數據資料(如包括:以建筑為例,建筑的年代、該建筑之前是什么建筑或是什么用地,如原來是居住區的話,原居民現在狀況;建筑的使用材料、材料的來原、產地;承擔的建筑公司、建筑造價、設計者、設計樣式、施工人數、所耗時間和資金、每月消耗的電力、建筑用途等等)。邊調查邊將這些資料(數據的可翻成圖像或其他形式)陳列于帳篷內展示,觀眾可隨時進入工作篷內參觀;同時也將照片等資料通過電腦和投影機投射到半透明帳篷上,觀眾又可從外面觀看。
設備:
1、帳篷a 半透明材料-稍厚一些的塑料半透明膜或薄一些的白布(可映出影像的);
b交手架或其代用品
2、電腦和投影機(能否租用?);電線、插頭插座、照明用燈等;攝像機和照相機(可自備)、兩張桌子和兩張椅子(能否租用?)、記錄用紙等。
準備將考察收集來的部分資料輸入電腦,同時用投影機投射到帳篷內的塑料膜或白布上,向公眾展示。白天可在篷內看、傍晚效果則更好
3、2、3名大學生志愿者協助實施
實施日期: 2008.2.28~2008.3.3
實施地點: 上海大寧國際商業廣場
主辦單位:上海證大現代美術館 《介入:藝術生活366天》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