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古玩市場“海撈瓷”大多是贗品
專家認為,古玩市場“海撈瓷”大多是贗品
專家認為,古玩市場“海撈瓷”大多是贗品
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古瓷鑒藏專家馬廣彥近日撰文認為,近年來,隨著我國東海、南海海底古代沉船遺物的不斷發掘,越來越多的“海撈瓷”開始現身古玩市場,這一現象極不正常,不少“海撈瓷”應該都是贗品。
馬廣彥說,根據規定,國家水下考古獲得的一切文物均為國家所有,不可能流入市場。違法撈售國家領海中沉船文物的漁民只是極少數,“海撈瓷”流入市場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目前市場上大量出現“海撈瓷”的現象極不正常。
馬廣彥認為,市場上的贗品“海撈瓷”中,以清代康熙青花瓷居多,這固然與沉船出水時瓷中發現有大量康熙青花器的報道有關,也同康熙青花器的仿制已經比較容易有關。對“海撈瓷”的鑒別,應以瓷器本身的相關要素為基本著眼點,千萬不要被繪聲繪色的打撈故事和流傳來源所迷惑,更不要被瓷器表面有海洋附著物的假象所迷惑,以免陷入騙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