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收藏拐哪個點
當代藝術收藏拐哪個點
當代藝術收藏拐哪個點
一位在法國待了三年的姑娘最近回到中國,工作的重點是受一位據說擁有最多中國當代影像作品的歐美藏家所托,來中國做其個人品牌的宣傳。促動這位“大藏家”做宣傳的原因,是他發現跟希克和尤倫斯相比,他這個“更大的藏家”在中國寂寂無名。
在他看來,希克和尤倫斯談不上什么大藏家,除了比較早以很便宜的價格收藏了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這一事實外,甚至除了擁有中國當代藝術這一收藏身份外,他們在歐美真正的收藏系統里,沒什么影響力。如果說現在有了影響力,也是沾了在中國圈地蓋屋的光。他們既沒有印象派,沒有抽象表現主義,也沒有安迪?沃霍爾和達明?赫斯特。當然他也沒有,沒有的原因在于他主攻的方向是影像。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最好的影像作品他都有一二。
可是,當他到了中國后,不但沒有媒體追訪,連那些他希望購買作品的藝術家也沒能給他開出哪怕接近于希克和尤倫斯收藏的好條件。這讓他很郁悶!因此希望借助媒體的宣傳推廣,依托個人品牌的塑造,能夠再次回到中國藝術界呼風喚雨。
小姑娘躊躇滿志,因為她相信以這位藏家在歐美的影響力,加上其在影像領域的收藏實力,她可大展拳腳,有一番個人形象包裝的大作為。
我沒有潑她冷水,告訴她三年的時間在中國,實在是歲月如梭,我知道不用我多說,以她長了個中國人的腦殼,很快就會明白,跟早已經在中國來來往往的眾多大小藏家比,這位大藏家不但不一定“大”,而且來得實在有點晚。好時光的點早已經拐過去了,Timing如此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大藏家,如同壓軸表演,常常出現在最后,且無關宣傳。
今年一月初的一個禮拜內,以北京為核心區的眾多藝術家分別被兩路人馬安排接見真正的大藏家,全世界公認的收藏排名第一的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ault)。也是在這一次,中國藝術界第一次從當事人,而不是其他身邊人或者各類重要人士包括媒體的轉述中,確認了100萬美金定律,也回答了皮諾為什么沒更早到中國來的原因。在皮諾這一層次的大收藏家中,他們只關注100萬美金上線的藝術家及其生態群落。100萬美金以下的收藏只能算甜點,談不上生意。中國的當代藝術收藏或者說投資在自家國門內熱鬧了兩三年,在人家那里不過剛剛開始。
事實上,皮諾的第一排名是近兩年的格局,在整個歐美世界,像皮諾一樣億萬身價的收藏家不在少數,藝術和財富總是相互輝映的。
在中國異常熱鬧的這兩三年有關現當代藝術的收藏過程里,不斷有崩盤、拐點的聲音出現。2007年年末至今,受美國次級貸的風波,加上國內王石和潘石屹有關房產市場拐點的爭論,中國當代藝術的拐點又成為2008年中國藝術市場的熱門話題。這些話題的主旨無不呈現其主要所指,那就是中國當代藝術太貴了,貴得離譜了,新進場的將減少,原盤者將退出。無論是股票市場的飄紅,還是房地產市場的下滑,甚至藝術投資的崩盤,都沒有人愿意懷疑中國整體經濟的上揚,及出現在富豪榜上名單的持續增加。
以這樣的心理對比,以中國如此自詡其文明和文化的國度,這么點小魚小蝦,泥沙俱下就拐點了?在當地藝術收藏和投資的領域,中國的市場如此初級,我們既沒有重要的當代藝術美術館和基金會,也沒有能在收藏陣列里擲地有聲的大收藏家;如果講到拐點,指的是大浪淘沙,發展出一片長江黃河來,將現在怎么能從幾十萬炒到幾百萬,再將幾百萬炒到幾千萬的單一投資市場,拐成多樣格局,以更多資本投資并推動藝術發展的大局面,是值得期待并需要更多時間和機會的;但如果說因為投資過熱,而使得整個市場萎縮,甚至當代藝術發展和收藏的消減,同時又談什么經濟發展以至于富豪數量,實在有點蒼白。如果資本不能通過其社會性進行加值,就不過是財富的數值,而非價值。
收藏詞典
全球第一大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ault)
資產超過了70億美元,名列法國富豪榜第五名,控制著世界第三大奢侈品牌Gucci集團,是佳士得拍賣行的最大股東。擁有超過2000件藝術品,包括畢加索、米羅、蒙德里安、安迪?沃霍爾、杰夫?昆斯和達明?赫斯特的重要作品,涵蓋了歐美從現代主義到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的主要的藝術流派。
去年4月,沒能在法國獲得土地修建美術館的皮諾在威尼斯大運河邊的葛拉西宮(Palazzo Grassi)給他的藝術品找到了歸屬。根據他與威尼斯市政府達成的協議,除了買下葛拉西宮99年的使用權,還需再花2900萬歐元將展區擴大一倍,可以更好地展示當代藝術作品,負責整修的建筑師是安藤忠雄。皮諾還邀請了曾經擔任法國文化部長的讓-雅克?阿亞貢(Jean-Jacques Aillagon)擔任館長,將陸續推出重要的當代藝術和古代文明的大型展覽。
收藏八卦
“藝術富豪”榜
在近兩年《福布斯》公布的億萬富翁名單中,能夠找到不少藝術界的座上賓。除了皮諾,排名前十的加拿大出版商湯姆森(Kenneth Thomson)擁有3000件收藏,2002年魯本斯《屠殺無辜者》7,700萬美金的大手筆即來自于他;化妝品企業巨頭勞德(Leonard Lauder,惠特尼博物館董事會會長)擁有驚人的立體派收藏,他的兄弟羅訥?勞德(Ronald Lauder)(MoMA董事會會長)在紐約開設畫廊,估計有約4.5億美元的收藏品。
俄羅斯億萬富豪的藝術投入也不落人后,2006年7位新進榜的富豪中的三位,石油及鋁業大亨Viktor Vekselberg,身價從去年60億美元漲到100億、俄羅斯第四大銀行Alfa Bank總裁Pyotr Aven,以及2006年于威尼斯雙年展展示其當代藝術收藏的烏克蘭媒體巨頭Victor Pinchuk,都是知名收藏家。
但是,同樣以《福布斯》富豪榜的財富持有人來看,中國大陸2005年僅有7名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富豪,但是2006年這一數字猛增到20人。此外,中國香港也增加了5人,達到21人。中國臺灣則有8名。在中國的富豪名單中,除了已經為媒體報道過的大手筆收藏當代藝術的香港的劉鑾雄和臺灣的曹興誠,還沒有出現新的更大收藏規模的“藝術富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