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先生每天枕著“一道圣旨”入眠
當年15元錢買下,“藏寶”40余年,甚至向妻兒都未曾吐露。一道順治年間的五彩圣旨,由長春市民許老先生保存至今,他不愿出售,要傳給子孫。經專家鑒定,五彩圣旨確為真品。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昨日,長春市西四馬路附近簡單的民房內,76歲的許老先生平鋪宣紙,3米多長的五彩織錦——圣旨赫然呈現。圣旨兩側織有銀龍,點綴祥云團案;左為滿文,右為漢字,楷書俊秀;字跡分兩種顏色,前半部分為朱砂色,后半部門為墨黑色;其上加蓋兩處“玉璽”,均為滿漢文合璧。
圣旨落款為“順治十四年三月初十日”,按公歷推算應為1657年。許老先生說,這道圣旨已有351年歷史。
許老先生愛好收藏,一直是吉林省收藏家協會的理事。1960年,他曾在長通派出所任所長,與當時的省博物館研究員吳國勛關系要好,經介紹認識了當時出名的大收藏家趙海樓。那時,趙老生活窘迫,在那個年代,敢于收藏古董的人不多,他以15元的價格,買下了這道圣旨。
為了保護好,許老先生未敢聲張,將圣旨用牛皮紙包好后,藏在了枕頭中的蕎麥中,每天枕著“圣旨”入睡,連妻兒都未告訴。直到改革開放之后,他才將圣旨拿給朋友和家人看。
偽滿皇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夏曉東說,辨別圣旨真偽,主要看銀龍等,要是印上去的,就肯定為假。這道圣旨符合清初圣旨的風格,滿漢文對照。那時圣旨所用為“絲綿”,等級按軸頭和顏色區別,分三色、五色、七色,此圣旨確為真品,五色且為漆木鎦金軸頭,規格相對較高,在東北確實少見,可以反映清代的歷史文化,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