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全程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張愛萍將軍指揮下,首次海陸空聯合作戰。我雖然不是戰士,沒能手握鋼槍沖鋒攻島,但作為一名文藝兵,收集戰斗英雄事跡,編寫文藝節目,歌頌海陸空軍全殲蔣軍殘敵的勝利是我的任務。
傍晚,一江山島全部解放,有艘登陸艇滿載俘虜凱旋,我忙去采訪。一位副連長指著一瘸一拐的受傷俘虜說:“我們文工團也不用采訪,看看這些俘虜的狼狽相,就可以編一出《克難英雄變狗熊》的活報劇?!边@俘虜也怪,肩上斜掛著一條綬帶,紅綢上印著“克難英雄”四個白字。我還是一次看見這種打扮,就問俘虜何謂“克難英雄”?
原來敵方為給守孤島的蔣軍打氣,除了派出慰問隊,還授予百十名蔣軍“克服艱難困苦英雄”稱號。這俘虜見我雙眼盯著他瞧,忙說:“長官,我們在島上,天天挨你們轟炸。飯也吃不飽,連口淡水也喝不上,還常常受當官的打罵。老實說,我們困難倒有千千萬,英雄真的找不出一個,這玩意是大隊長逼我戴的?!闭f著俘虜把肩上的“克難英雄”綬帶取下狠狠地扔在地下。副連長看著好笑,忙拾起綬帶遞給我說:“這玩意你們節目編好,演戲用得著,就送給你吧!”
我這人從小就愛收藏,這綬帶等演完戲不用了,我就把它當成解放一江山島戰利品收藏著。萬沒想到“文革”開始抄家,日夜批斗所謂反動分子,這時我突然想起家中藏有“克難英雄”綬帶。那時“造反有理”口號震天響,我想如果這條蔣軍綬帶被查出來,準定大禍臨頭,有口難辯,于是當機立斷,連夜把“克難英雄”剪成碎片,扔進離家很遠的垃圾箱中。
不過感到安慰的是,我將“克難英雄變狗熊”的采訪故事寫進當年我所創作的《解放一江山島》相聲中,并在華東軍區文藝匯演中榮獲二等獎,相聲劇本我收藏至今。
2005年我們20集團軍在上海特召開了解放一江山島50周年紀念大會,并向我們參戰老戰士頒發了特制金色紀念章和《強攻一江山島》兩冊回憶錄。當今手捧這些紅色收藏品,深感無比欣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