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上,著名書法家言恭達委員的這一呼吁,得到了著名導演李前寬委員、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邱立成委員、著名書法家段成桂委員等10多位民進界委員的贊同,大家在聯名提案中呼吁,要謹防“中國現代藝術”惡搞中國形象。
言恭達委員告訴記者,中國現代藝術至今已走過了二十幾年的歷史,因其發展一味效仿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追求形式的感官刺激,追求極端的個人享受,甚至有些作品違背道德規范,因而中國現代藝術并不能為國內的廣大群眾和官方所認可,發展一直處于邊緣狀態。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書畫拍賣市場迅速升溫,中國現代藝術主力成員等人的作品,均有百萬美元以上天價成交,有些作品甚至創下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據言恭達委員介紹,中國現代藝術在拍賣經濟的強大刺激下,客觀上得以迅速發展,促進了中國現代藝術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發展,以現代藝術創作為中心的城市藝術區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產生,其中北京的798廠大山子藝術區,已經形成了一個當代中國現代藝術的文化產業的示范基地。
言恭達等委員在聯名提案中坦言,中國現代藝術創作群體主要以非體制之內的職業畫家為主,一直被疏于管理和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卻得到了西方的同情與扶持,從而逐步發展起來。而有些政府職能部門只看到了現代藝術發展所帶來的文化產業機遇,給予了政策與扶持,但對于游離于體制之外的中國現代藝術中有損國家形象的創作,卻缺乏相應的管理措施。
“特別是中國現代藝術作品在參加世界性展覽的時候,缺乏一種嚴格的審查機制,一些丑化中國形象的作品頻頻在各種世界展覽上亮相,有損中華民族在世界的形象。”
言恭達等委員在提案中呼吁,中國現代藝術要健康發展,必須擺脫對西方形式的依附和對西方審美的投機,將中國傳統文化積淀和中華民族精神融入中國現代藝術的價值體系之中,以積極、健康、活力的藝術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同時,針對中國現代藝術發展,要建立相應的創作、展示和市場管理機制。
“要將中國現代藝術對外文化交流上升到樹立國家形象和文化安全的高度,加強對中國現代藝術創作隊伍的引導和管理。”言恭達委員直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