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筆筒恐怕無人不知,筆筒是擱放毛筆的專用器物,它是屬于文房類范疇,是文房四寶之一,也是文房四寶之首。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往往對筆筒鐘愛有加。特別到明代蔚然成風。文人墨客用筆筒裝飾點綴書房成為他們的一大嗜好。因此,各種式樣精美的筆筒應運而生,五彩瓷、青花瓷筆筒最為流行。明代嘉定竹雕家朱鶴和清初的吳三是明末清初制作筆筒的高手,他們的作品有許多被選進宮內,供皇室人員玩賞。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吳三 《東山報捷圖》筆筒,就是作者首創薄地陽文竹刻法,直接移用到木刻之上的一件稀世之玉,被譽為“中國古代筆筒之冠”。到了清代筆筒制作工藝更為講究,許多供皇室御用的筆筒,成為中國歷代工藝品寶庫中的精品。清代乾隆時期的蘇州,曾用玉雕鏤出各種山水、花鳥圖案,并刻上皇帝寫的詩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筆筒的造型大同小異,但它的材質多種多樣,有竹、瓷、木、銅、象牙、玉、水晶、端石、紫砂質、漆等。若細分僅竹木質就有紫檀木、花梨木、黃楊木、雞翅木、癭木、櫸木、竹根、樹根等。從裝飾方法上看,有刻、鏤、雕、繪等,以瓷筆筒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顏色釉等。所以,筆筒為文房用具中器型變化最小,裝飾方法最為豐富的品種之一。
在藝術市場上,筆筒盡管不屬于拍賣會上的主角,但是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已成為海內外各大拍賣公司拍賣會的???,像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國內北京翰海、中國嘉德、西泠印社等都會在拍賣中專設筆筒文玩的專項。上拍以瓷質、玉質、木質、竹質的筆筒居多。不過價格以瓷質和玉質的最高。記得上世紀90年代,不少瓷質筆筒的價格過百萬元。近幾年,瓷質筆筒的價格大幅攀升,2005年10月23日,一只“清雍正仿木紋釉墨彩山水高士訪游圖筆筒”現身香港蘇富比秋拍。這只估價為636萬元至954萬元的筆筒,在買家的爭奪中成交價一直攀升到2209萬元才聞槌音。在2007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清乾隆琺瑯新“西洋仕女出游”圖筆筒獲價2360.9萬港元;而在2007年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清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西洋母子圖筆筒”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睞,不少藏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后被一位藏家以6752.75萬港元收入囊中,此價格不僅創下筆筒拍賣的最高價,而且也是文房用品拍賣的最高價。在佳士得同場拍賣會上,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以5408.75萬港元成交,創下了玉質筆筒和白玉雕刻的世界紀錄。
除了瓷質和玉質外,其他材質的筆筒也有不俗的表現,如2003年中國嘉德的秋拍上,一只估價為80萬元至100萬元的明浮雕魚龍海獸紫檀筆筒曾吸引了不少藏家的踴躍競投,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終以209萬元的高價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以132萬元拍出一件竹雕松樹人物筆筒,以77萬元拍出一件紫檀淺刻山水筆筒。2005年,中國嘉德又以55萬元拍出一件清初沉香木雕喜鵲登梅紋筆筒。
種種跡象表明,小小筆筒也能拍出大價錢,只要質地上乘、品相不錯、圖案精美、內涵豐富的筆筒在市場上亮相,必然會吸引眾多藏家競投,拍出高價也就在情理之中。有專家認為,投資收藏筆筒要注意三點:一是筆筒的材質,材質越高檔,價格自然越貴,反之亦然;二是看筆筒的雕工,雕工是不是精細,刀法是不是精湛,它往往決定筆筒收藏投資價值的高低;三是看筆筒物主是誰,如果是宮廷用品或是大名人的用品,價格往往居高不下。鑒于筆筒有著很高的把玩和欣賞價值,它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尤其是材質好、雕工精、存量少的筆筒會更受藏家的青睞和追捧。
精彩絕倫 以小勝大:文房筆筒身價迭創新高
精彩絕倫 以小勝大:文房筆筒身價迭創新高
精彩絕倫 以小勝大:文房筆筒身價迭創新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