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現(xiàn)場
百張鑒寶券被一搶而空,三百愛好者火了商報大禮堂。昨天(9日)下午,《創(chuàng)富百家講壇》“春之聲”奧運年收藏鑒寶專場報告會舉行,重慶收藏界五大家王雍剛、唐肇新、郝晉珠、劉大玉、陳強為市民現(xiàn)場免費鑒寶,并作了精彩的專題講座,還對寶物進行評點。
市民提前等候領券
本次活動由本報攜手重慶收藏協(xié)會、重慶收藏商會舉辦,自本報上周五刊登消息后熱線不斷,昨天上午十點就有市民提前守在門外等候發(fā)放免費鑒寶券。到下午1點,專場報告會還未開場,100張免費鑒寶券就被搶一空。
玉器專家臨時助陣
聽說要舉辦鑒寶專場報告會,重慶收藏協(xié)會副會長劉大玉特地趕來為市民免費鑒定玉器雜件。劉大玉系玉器鑒定專家,重慶牛魔王集團總經理,重慶收藏界共五位專家組成超強陣容,為市民現(xiàn)場免費鑒寶。
百件寶貝價值千萬
盡管天上下著蒙蒙細雨,昨天現(xiàn)場氣氛熱烈,來自全市各區(qū)縣的約三百市民前來聽課鑒寶。來自奉節(jié)的王先生稱,昨晚就提前趕到主城區(qū),為的就是這次學習和交流機會。
昨天,在滿足了100名領券市民的鑒定要求后,鑒寶會還主動延時,讓專家繼續(xù)為沒領到鑒寶券的收藏者免費鑒定。
“沒想到我市民間還有不少好東西。”重慶市收藏協(xié)會會長王雍剛感嘆。據(jù)了解,昨天有140多市民攜帶約500件收藏品前來鑒定,其中20%為真品,價值在1000萬元,其中有價值500萬元的兩件元青花、價值100萬元的清康熙琺瑯彩,還有齊白石的真跡。
可到博物館免費學“藝”
在專題講座上,王雍剛指出,市民要收藏真品可以先到博物館免費學習。書畫鑒定專家唐肇新介紹了影響藝術品的升值因素。特邀嘉賓、重慶市收藏協(xié)會副會長、重慶夢虎藏品公司總經理郝晉珠則介紹了奧運藏品的趨勢及收藏注意事項。
商報《創(chuàng)富百家講壇》“春之聲”奧運年收藏鑒寶專場報告會還將陸續(xù)舉辦,敬請市民關注。
鑒寶焦點1
家傳齊白石真跡估價30萬
昨日,家住松樹橋的劉先生帶來一幅水墨青蛙小品,經專家鑒定為齊白石真跡,目前市場估值在30萬元以上。“這幅畫是我堂哥送給我父母的結婚禮物,上面還有齊百石親筆提寫的賀詞。”
這幅“齊百石”真跡是昨日鑒寶現(xiàn)場估值最高的一幅書畫作品。劉先生介紹,這幅畫是1949年他父母結婚時,他堂哥專程請齊百石創(chuàng)作的,因此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時間應該在1949年10月左右,上面提有他父母及堂兄嫂的名字等,落款為“三百石印富翁齊百石”。據(jù)劉先生介紹,十幾年前,他就請四川美協(xié)的專家鑒定過這幅水墨畫,當時專家給出的估值只有十多萬元,現(xiàn)在估值已翻了幾倍,劉先生表示將繼續(xù)收藏。
“這幅畫的墨跡有浸潤之感,兩枚印章的色澤也與齊百石一慣所用的印泥相符,因此應為齊百石的真跡”。唐肇新介紹,這幅畫雖是齊百石受人之托所作的賀禮,算不上其代表作,但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目前市值應在30萬元以上。
鑒寶焦點2
采藥人背來13件“古董”
昨日,家住磁器口的吳先生用背篼裝來了滿滿一筐“藏品”。據(jù)了解,這位老先生原是一位常去山里采草藥的“赤腳醫(yī)生”,這一筐的“寶貝”都是他行醫(yī)時一些老年人給他的“勞酬”。
“這些東西大多是我給別個看病得的,我也不懂,帶來給專家看一下。”吳先生說。記者數(shù)了一下,他背篼里共有13件陶瓷品。由于每人限鑒定2件藏品,在鑒定完一次后,吳先生又趁現(xiàn)場工作人員不注意沖上鑒寶臺。此時正等待鑒寶的還有70多位市民,吳先生便在一片抗議聲中走下臺。最后,等到現(xiàn)場市民幾乎鑒定完后,他找到專家鑒寶。經幾位專家鑒定,他背篼中還真有幾件珍品:其中有一只宋代青瓷斗笠碗、一只民國瓷枕;一對白釉魚紋碗經專家鑒定為元代磁州窯,收藏價值較高。一位投資者當場表示愿意出800元買下吳先生的民國瓷枕,但吳先生覺得出價太低而作罷。
鑒寶焦點3
兩件元青花價值500萬
瓷器成為昨天報告會亮點,奉節(jié)莊先生帶來的兩件青花瓷器一拿出來就驚艷四座,“好東西,這兩樣價值在500萬元。”在鑒寶會現(xiàn)場,王雍剛經過仔細鑒定后表示,這是難得的元青花,無論從釉彩、底胎、手感等方面,都符合元代中晚期青花特征。他表示,元青花鳳首扁壺估價300萬元,另一件元青花山水梅瓶評估價200萬元。莊先生告訴記者,這是朋友委托他帶來鑒定的,來歷不便透露。而江北區(qū)的朱先生帶來一件康熙琺瑯彩粉彩仕女人物瓶,景德鎮(zhèn)燒制,因其稀少和精美,專家估價100萬元,另外,宋代福田窯水注被專家評估價值為10萬元,還有唐代長沙窯、宋龍泉窯等真品也博得專家喝彩。
跳蚤市場淘來真品
專家:劉海粟一字值萬元
朱先生去年在跳蚤市場花100多元買的一幅劉海粟四字題匾,專家鑒定為真品。唐肇新表示,七八年前劉海粟真品書法在香港就拍到了一字萬元,目前估值應該更高。朱先生介紹,除了劉海粟作品,他當時在同一個賣家手里買下了二三十幅作品,價格都非常低廉,其中還包括郭沫若、關山月、李苦禪等名人作品。
據(jù)朱先生介紹,去年他在重慶某跳蚤市場一賣家手中買下了20余幅書畫作品,經鑒定均為真品。他昨日帶來的這幅書法,是劉海粟送給朋友“歐某”的一幅題匾,內容為“桂山書屋”四個字。“劉海粟為我國現(xiàn)代書畫鼻祖,也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奠基人之一。”
二十元地攤買來民國棋譜
專家:重慶草紙版最值錢
花二十幾元在地攤上淘得一本棋譜,經鑒定為同時期棋譜中價值最高的收藏品,目前市價在5000元以上。昨日,王先生帶來了一本民國時期棋譜,專家鑒定后表示,這本用“草紙”印刷的棋譜是同時期棋譜中最具歷史收藏價值的版本。
王先生稱,這本棋譜是上世紀80年代他花二十幾元錢在地攤上淘到的。記者看到,這本棋譜的作者為棋王謝俠遜,書中有馮玉祥等人的提字,封底上印著“民國三十二年初版”字樣,印刷地址為重慶民生路,書價5毛錢。
“一般來說超過50年的藏品就可以稱為文物。另外,由于歷史等原因,重慶印刷的這個版本是同期棋譜中最具收藏價值的。”重慶收藏協(xié)會副會長唐肇新介紹說:1943年正處于抗戰(zhàn)時期,重慶地區(qū)物資相對緊張,因此才會用“草紙”來印棋譜,他表示這本棋譜目前市價漲了1000倍以上,可賣到5000元左右。
渝北劉先生帶來13幅“名家”書畫
專家:“的確良”制品是贗品
昨日,專家還現(xiàn)場鑒定出13幅用“的確良”制作的“大家作品”,在市場上售價僅二三十元。
“畫面都起泡了,一看就是用的確良做的!”一位收藏者剛把畫卷展開,書畫鑒定專家唐肇新便苦笑了起來。根據(jù)記者統(tǒng)計,唐肇新在現(xiàn)場一共鑒定出13幅用“的確良”制作的假畫,而且這些畫多數(shù)都是仿制“揚州八怪”金農、近代吳昌碩等歷代書畫“大家”的作品。得知收藏多年的字畫是贗品,來自渝北的劉先生感嘆:“我是帶著寶貝來,提著廢紙回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