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上海美術館、湖南省博物館、廣東美術館和墨西哥西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古典與唯美——西蒙基金會藏歐洲19世紀繪畫精品展”隆重開幕。百幅來自墨西哥收藏家西蒙先生的私人繪畫精品開始與中國觀眾見面。 此次展覽最重要的一幅作品——阿爾伯特·約瑟夫·摩爾的繪畫《四重奏:一個畫家對音樂藝術的贊頌》掛上展廳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這100幅繪畫精品首次來到中國,涵蓋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及拉斐爾前派等眾多充分代表那一時期藝術風格的作品。分為“學院派與古典人體”、“浪漫風情與懷古”、“光與色的交響”、“勞動的贊歌”四大板塊,幾乎囊括了19世紀的全部重要藝術家和作品,包括萊頓、羅塞蒂、透納、柯羅、米勒、莫奈、雷諾阿、畢沙羅、提索特、蒙克、佐恩等。(本報綜合) 青年時代阿爾伯特·約瑟夫·摩爾的畫作曾受到拉裴爾前派的很大影響,后來主要取法希臘羅馬,從這些地方的雕塑、建筑和壁畫上得到極大啟發。19世紀60年代中期,他開始創作以古典裝束的女人為題材的和諧優美的油畫,并因此而變得有名。 《四重奏:一個畫家對音樂藝術的贊頌》,作于1868年,摩爾用此畫表明弦樂四重奏是理想音樂的代表,是不受時空限制的。他從古豎琴回到最受19世紀人們推崇的弦樂,研究了他弟弟演奏是用指和拉弓的姿態,他的想象力是把理想主義建立在堅實的觀察和物質形態的基礎上。在構圖中,他在基本的水平椅子上,加入斜線:琴弓,琴頸,音樂家的手和腿,被人認為是一種抽象藝術與音樂氣質本身融合的裝飾,形聲一體,其簡明性幾乎帶來一種建筑感。 阿爾伯特·約瑟夫·摩爾出生在約克郡一個著名的藝術家庭。父親威廉·摩爾和哥哥亨利·摩爾(1831~1895,著名風景畫家)引導他走上了藝術創作的道路。19世紀50年代,他到了倫敦,先在肯辛頓藝術學校學習,后考入英國皇家學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羅馬深造。漸漸地,摩爾形成了著色輕柔、線條細膩的獨特風格,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中顯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休閑人物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顯受到希臘風格的影響。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