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禁想問:周杰倫為何不可在大學任教?
在不少人的觀念中,大學文化應該是一種精英文化,屬陽春白雪;而演藝明星則代表了一種大眾文化,包含了商業性、流行性、通俗性元素。有人擔心,演藝明星在大學執教,會不會稀釋精英文化?殊不知,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并無界限之分。精英文化要深入人心,需要低下“高貴”的頭顱;大眾文化中的精髓,也可以成為青年學子健康成長的養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些演藝人員之所以成為眾人追捧的明星,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他們也許沒有驕人的學歷,但當他們走上講臺,將自己的實踐經驗與學生分享時,也能讓學生得到教益。許多國際一流大學的教職都向社會開放,邀請各行各業的能人走上講臺,傳道解惑。如此,大學教職才能輸入更多社會新鮮血液,大學“兼容并包”的精神才得以更好體現。
需要提醒的是:明星頂著“教授”、“指導”頭銜時,要名副其實,登上大學講臺時要懷有敬畏之心。大學向明星伸出“橄欖枝”后,要幫助明星發揮教書育人作用,而不是發個聘書就完事,將明星當作學校的“點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