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猿人1號頭骨長著一個高鼻梁
經最新鑒定,南京湯山猿人“老”了15萬歲,專家揭其高鼻之謎——
今年3月13日,是南京猿人頭骨化石發現15周年。3月4日,從南京市湯山溫泉節舉辦的溫泉與南京猿人論壇上獲悉,通過最新的TIMS鑒定,湯山猿人一號頭骨的“年齡”,從最初認為的30-35萬年,確認為50-60萬年前,至少老了15萬歲。根據化石特征,揭開了1號頭骨的高鼻之謎。認為湯山猿人有基因交流,可能是中國猿人與西方猿人的“混血兒”。
1993年3月13日,湯山鎮當地民工劉連生等人在清理葫蘆洞的堆積物時,發現一具保存相當完好的頭蓋骨化石。這是與北京直立人相像的猿人頭骨,后來被稱為1號頭骨,經中科院鑒定,她是一位21—35歲的女性。隨后,專家又確定了更早前發現的一塊2號頭骨。最終南京市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考古系合作進行了發掘。當時的研究與鑒定結果表明,南京猿人1號頭骨距今35萬年左右,而2號頭骨則生活在10多萬年前,是位男性。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周春林博士在論壇上披露說,“過去專家們一直采用的南京猿人的生活時期為35萬年左右,但是經過最新的TIMS法測定后發現,湯山1號女猿人至少老了15萬歲。”
有趣的是,中科院穆西南研究員在現場提供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觀點:“近年來對1號女性頭骨研究發現,南京猿人很可能與歐洲人有過基因交流,也就是尋常說的是個‘混血兒’。”因為1號女性猿人頭骨,擁有高聳的鼻梁和隆起的鼻腔,這在中國的古人類化石中很罕見,卻常見于歐洲的古人類。那么如何通過頭骨判斷是否經過基因交流?穆西南研究員曾請教過所里的吳新智院士,他是主持研究南京猿人的古人類專家。吳新智就認為,這些特征表明中國古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曾經少量地接受過外來基因。在古動物中,大規模的遷徙和血統融合就很常見,比如狼,歐洲的和亞洲的并沒有什么區別。人類自然也會有往來,一次產生基因交流就更不足為奇。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