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方寸聚焦“兩會” 回眸重要歷史瞬間
今天下午三點,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將在北京開幕,中國集郵總公司將發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念封(圖1)。3月5日,舉世矚目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國家郵政局也將于當日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中國集郵總公司也將發行首日封(圖2)。回眸新中國郵票的發行史,有關“兩會”題材的郵票無疑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更是展現了中國歷史的重要瞬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

圖2
首套郵票意義非凡

圖3
新中國誕生不久,1949年10月8日,原郵電部就發行了《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郵票,這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也是第一套政協專題郵票。四枚郵票同圖異色異值,圖案均為天安門城樓上方一只繪有政協徽志的碩大燈籠(圖3)。1950年2月1日,原郵電部又發行了紀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紀念》郵票一套四枚,前兩枚為政協徽志與新華門,新華門是政協一屆會議舉辦地中南海的大門;后兩枚主圖為毛澤東主席在政協會議上發表講話,背景是政協會議主席臺。

圖4
新中國的第一套人大專題郵票是1954年12月30日發行的一套兩枚志號為紀29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郵票(圖4),圖案分別是“普選”和“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同日,還發行了志號為紀30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紀念郵票一套二枚,以示紀念我國第一部《憲法》的誕生。
方寸回眸歷史瞬間
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政協不再具有最高國家權力機構的地位,不過仍是各黨派及愛國民主人士參政議政的重要機構,除一些特殊情況外,多次全國政協會議均與全國人大會議同期舉行,簡稱“兩會”。回眸有關“兩會”的郵票的設計,往往會聚焦重要的歷史瞬間,并在郵票發行史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1983年6月6日,原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二枚紀念郵票,志號為J94《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枚的圖案分別是人民大會堂外景和根據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恢復以《義勇軍進行曲》為歌詞的圖歌曲譜。

圖5
1999年9月21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1999-1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采用歷史照片為藍本,第1枚“政協一屆會議在中南海舉行”,主圖是一屆政協開幕時會議所在地中南海新華門的全景照片,門上方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大橫幅,門兩旁紅旗招展,一派大喜大慶景象;第2枚“政協會議討論通過國徽圖案”,主圖是毛澤東同志站在政協會議的發言臺上,手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圖案在話筒前發表講話的歷史照片,他的身后就是碩大的政協徽志,這也是國徽和政協徽志首次出現在同一張郵票上(圖5)。
精彩設計突出主題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1988年3月至4月在北京舉行。郵政部門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1988年3月25日發行,編號J147,全套1枚。郵票上部是一面五星紅旗,下方則用奔放的線條勾勒出一條七色彩虹。二者巧妙的組成一個“7”字,鮮明的突出了“七屆人大”召開這一主題。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1998年3月5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九屆全國人大增加了重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2個代表團,故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分為34個代表團。郵電部門于1998年3月5日發行了一套1枚1998—7《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主圖是鮮花襯映下的國徽,二者之間的空隙組成一個“9”字。

圖6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2003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郵政總局發行2003—4《百合花》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圖6),象征著百事合心、團結友好,則蘊涵祝福大會吉祥如意,百事合意;同時寓意著跨入小康社會的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百折不撓,齊心合力,奔向美好的未來。這也是為全國人代會召開發行的第一套特種郵票。(來源:東方網)
郵票上的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從新中國建立至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開了10屆。為了紀念大會,我國的郵政部門陸續發行了一些郵票:
一屆人大,建國之初,由于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作為過渡形式,由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原郵電部于1954年12月30日發行了一套二枚志號為紅29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郵票,圖案分別是“普選”和“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