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圖騰的崇拜根源于原始社會,遠古先民認為是鼠咬破混沌暗夜,給人類引來光明,于是有“鼠咬天開”的傳奇。洪荒先民從鼠那兒觀察和學習到采食無毒野生植物果實的本領,留下了對鼠聰明狡黠和先知先覺的印象。又是鼠,噬漏天神的糧袋,將五谷種子灑落到人間,凡間從此相傳著“鼠與五谷”的故事。鼠善聚物儲食,繁殖延后,民間又賦予了鼠為多子多福,富足豐登的象征……鼠的有趣傳說不勝枚舉,鼠被古人尊奉為子神、財神等可敬可愛的神靈。但關于鼠為何被奉為生肖之首,各地各族傳說各異。
古代南嶺一些瑤寨部落中相傳,軒轅黃帝要選十二種動物分班值日,掌管十二時辰與地支。眾動物爭執不下,黃帝決定以動物長跑賽,按名次排定十二位當值順序。牛耐力最強,漸漸后來居上。聰明的小鼠在牛屁股后順勢一蹦,抓住牛尾躥上牛背,將到終點的一瞬,鼠從牛頭上向前奮力一躍,奪得第一,作了掌值頭班的子時官,被封為子神。聰明的子神,自然就列入了瑤家先民崇敬的五百多個神靈與圖騰中。
多年前,我有幸從湘人手中覓得一枚金絲楠木雕,高9厘米的簍形鼠紋旱煙盒(見下圖),此乃清初瑤家傳物。盒體上浮雕三尾神鼠圖騰。左右一對其形其貌與所見無異。而中間那只體形碩大、似鼠似兔似鹿似犬、正騰云駕霧行于天際的神獸,乃《山海經·丹熏山》中所說:山中有一獸,形似鼠,兔頭,麋身,聲如犬,以尾作翼飛行,名曰耳鼠。
耐人尋味的是,瑤山的古藝匠,卻在煙盒蓮花座形的盒蓋上,雕琢一只蹲伏虎視下方的花貓紐。是邂逅的“子神”與傳說相去太遠,怕狡黠的鼠輩無人管束過于張狂,為靈貓摒出十二生肖抱以忿忿,故意在鼠神之上樹其天敵,以消心中的不平?余不敢枉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