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展出了吳冠中的48件作品,全部是吳冠中2007年的新作。參與組織展覽的百雅軒畫廊主李大鈞透露,這48件作品都是吳冠中自己從上百幅作品挑選出來參展的。另外,在吳冠中先生指導下,在798菊香書屋還同步展出了33幅由北京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制作的吳冠中限量絲網版畫作品,其中包括了吳冠中先生的代表作《交河故城》、《紫藤》、《大宅》等。同時,由法國la difference出版的《吳冠中畫集》(法文版、英文版)也將于當日發布。
一位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匿名的藝術家認為“雖然很尊重吳冠中先生,但是他的創作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已經過時了,我們更多參照的還是國際上的當代藝術潮流”。的確,新開幕的展覽中幾乎一半都是吳冠中沒有嘗試過的裝置、影像作品,諸如切割開來的冰箱、對國際政治爭端的電影表現這樣的作品和吳冠中帶有抒情韻律的作品形成了反差。李大鈞強調,雖然吳冠中先生可能對798里的作品并不都認同,但他早就“微服私訪”過798,798也很支持“吳冠中走進798”這個展覽。他指出,吳冠中在三十年前率先發表《繪畫的形式美》等文章,挑戰極左藝術教條,為“85美術新潮”等當代藝術發展做出了一份貢獻。
798作為近幾年才自發形成的一個以畫廊為主體的藝術社區,雖然處在藝術體制之外,但卻是最能顯現中國當代藝術活力的地方。德高望重的畫家吳冠中2007年10月,回母校中國美院參加“滄桑入畫”畫展時,提出要到798辦一次畫展。
三無展覽 無開幕式無領導無門票
“吳冠中走進798—2007新作展”所展出2007年新作48幅是從吳先生近期創作的80多件作品中一一挑選出的。其中包括他的《漢字春秋》系列作品10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師畫展居然“三無——無開幕式、無領導、無門票”。
據主辦方介紹,自2006年開始,吳冠中每年年初均展出上一年創作的新作,并出版《吳冠中》。2005年的新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2006年新作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2007年的新作展,按照吳冠中先生的想法,放在了北京著名的民間藝術區798。吳先生看中的是其開放又充滿活力的時代象征。
有關專家表示,吳冠中走進798這個展覽,這個創意本身就是一件作品。吳冠中走進798就是走進民間,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798是這個時代的象征。吳冠中與798,他們之間有許多的話題,這個展覽,是吳冠中和798的一次對話,展覽這個行動表明了對798的支持。
昨天媒體記者通過主辦方ppt(幻燈片)先睹了吳先生的部分新作。如果不是主辦方特別聲明這些作品是89歲高齡的吳冠中所為,人們絕不會把這些作品和一個耄耋老人聯系在一起。更不會從作品中看出一個畫家因為老邁而心力不足。恰恰相反,新作《凹凸》、《秋聲賦》、《彩珠閑拋》、《岳飛的兵》、《天外來客》等所折射出的完全是一個充滿藝術創造活力的生命個體,一種對生活依然保持著高度敏感的藝術家的真性情。每幅作品都有獨特的構思和表現,在體悟人生的況味中辟出藝術新境。
抽象藝術和漢字春秋是展覽的最大看點 大師鐘情漢字試驗田
據悉,抽象藝術和漢字春秋是本次展覽的最大看點。繼2006年《漢字田園》之后,《漢字春秋》是吳先生2007年新辟的又一“自留地”“試驗田”。吳先生表示,自己盡量將其做成系列。通過漢字的造型美。形象感來啟發思想。嘗試從漢字的構架中發掘出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美。吳先生的每一幅字都是他自己的“畫思文心”,都力求表達出一種特定的語境,使字的內涵通過字的體態和身段顯示出來。
89歲高齡依靠藝術活命
“老人走向很遠,雖漸遠漸小,卻背影清晰。有人追去攝其影,老人猛回首,被攝了前胸。他笑說:我衣裳及肌肉都是透明的,你恰恰攝了我的心肺。這里展出的,是其血淋淋的肝膽、心臟。”
這段意象文字,是吳先生為本次展覽特撰的“近照”。透過文字,我們體悟到89歲藝術家晚晴璀璨的勃勃生機。48幅作品是吳先生從2007年新作80余幅中精選出來的。依此,平均4天多就構思創作一幅。吳先生介紹:類似或接近的作品就會選其一。表現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境界。而創作動力,吳先生坦言:我是依靠藝術活命呢。不構思就活不下去。老伴因耳朵聽不見,自己無以和她交談。就把藝術作為全部精神寄托。(
為什么選擇798 大師進行了一次身份確認
吳冠中這次選擇北京798舉辦個人新作展覽,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了吳老的一種態度,798崇尚個體,遠離主流。擯棄保守,追求創造。身處鬧市而置身邊緣,空氣自由,未被同化。這是個歌頌才華、歌唱英雄的地方。吳冠中走進798,進行了一次身份的確認。吳冠中的“身份證”上寫著的名份不少,但真正的身份卻在民間。他是從民間走來的藝術家,他喜歡民間。如同他背著畫箱又一次鉆進深山老林,他找到了一處偏僻的卻風光無限的景色。
吳冠中早年寫給恩師吳大羽的書信手稿同時展出
本次展覽,還有一個看點就是多封1947年至1950年吳冠中寫給恩師吳大羽的信件也同時展出。我們知道,吳冠中1936年起在杭州國立藝專學習了六年之久,吳大羽是他藝專的老師之一。1946年吳冠中留學法國,法國留學期間,吳冠中與吳大羽之間保持著信件交流與溝通。這些書信手稿可以使我們真實了解到吳冠中留法時的情況,是吳冠中法國留學生活的回顧和思考,同時也能看出他盼望回歸祖國的熱望,這樣的書信手稿彌足珍貴。
本次畫展舉辦時間長達一個月,將于4月2日結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