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美術館教育部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6%的上海中小學生從來沒有進過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副館長張晴認為,"美術對一個人的成長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定要"讓美術館變為中小學生真正的課堂"。
人們都知道,法國人的藝術成就和藝術品位,都堪稱世界一流,除了國民藝術教育,還有數不清的博物館、美術館,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大眾。 無論是盧浮宮,還是大皇宮國家美術館,很多都是對學生免費開放的。這里的中小學生,從小就有定期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的習慣。而在國內,不僅大部分孩子沒進過美術館、博物館,一項調查還顯示,上海10萬名琴童中,不去音樂廳的也占了大多數——這還是在藝術資源比較發達的上海。在藝術已成為一國"軟實力"的今天,我們應該重視這種差距,讓藝術教育"從孩子做起"。因此,一方面公共藝術場所應回歸公益,降低門檻,給中小學生創造更多參觀、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必須逐步改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從政策層面對美育課給予一定的支持。試想,如果美術能夠像體育課一樣,成為升學考試的一個砝碼,學校、家長和學生就會重視美術教育。
76%上海中小學生從沒去過美術館
76%上海中小學生從沒去過美術館
76%上海中小學生從沒去過美術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