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后藏著達-芬奇失蹤巨作
壁畫后藏著達-芬奇失蹤巨作
壁畫后藏著達-芬奇失蹤巨作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達·芬奇最偉大的作品是什么?很多人會說是《蒙娜麗莎》或《最后的晚餐》,但在那個時代人眼中,壁畫《安吉里之戰》才是達·芬奇真正最偉大的作品。
可惜,這幅壁畫自16世紀中期起就一直難覓蹤跡。不少人認為它早已經被毀,但美國研究學者塞拉西尼博士認為,這幅畫實際上被藏在了一堵墻的后面,而這堵墻上又被繪上了新的壁畫以掩人耳目。他表示,不久后他將采用高科技手段令這幅失落的無價之寶現出原形。
30年前發現壁畫后還有畫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月26日報道,16世紀初,達·芬奇曾奉命裝飾佛羅倫薩韋奇奧宮的市政會議大廳。為此他創作了著名的壁畫《安吉里之戰》,但畫作還未完成他就動身去了米蘭。
16世紀60年代,韋奇奧宮被重修,當時著名藝術家喬治·瓦薩里在原來畫有《安吉里之戰》的地方,完成了現在的壁畫《卡辛那之戰》。從此,世人再也沒有見過那幅據稱完全可以與《最后的晚餐》或《蒙娜麗莎》媲美的畫作。大家普遍認為,瓦薩里在創作《卡辛那之戰》時,將達·芬奇的原畫損毀了。
塞拉西尼博士是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藝術、建筑與考古跨學科中心負責人。他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認為,瓦薩里作為達·芬奇的崇拜者和第一個為他寫傳記的人,不可能這樣對待大師作品。1975年,塞拉西尼在瓦薩里壁畫的一面綠旗上發現了一行意大利文字———“只要尋找,便會找到”。這更讓他堅定了一個信念———《安吉里之戰》被藏了起來。但由于當時缺乏足夠的技術,塞拉西尼沒能發現秘密所在。
30年后要用高科技進行還原
2002年到2003年期間,塞拉西尼用雷達成像和X射線掃描發現這行字跡所在墻壁的背后有一個狹長的空穴,恰好可以容納那幅19×13英尺的未完成畫作。塞拉西尼推測,為了保護名師之作,瓦薩里很有可能在《安吉里之戰》上封堵了一層墻壁,并在上面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目前,塞拉西尼正與佛羅倫薩的工程人員合作,利用最新的激光掃描儀建立這堵墻的完整三維模型,然后通過熱能成像和雷達掃描技術,還原這個大廳在16世紀中期重建前的結構圖。最重要的是,塞拉西尼將運用中子發生器,在不損害外墻壁畫的情況下,推測內墻是否有達·芬奇壁畫所用獨特的油畫顏料成分。
塞拉西尼說:“受雇重新裝飾的瓦薩里是達·芬奇的狂熱崇拜者,他會毀掉原來的壁畫?我總覺得這不太可能。希望我們能很快證明他通過新建一面墻保存了原作。這一項目表明,新技術可以被用于藝術文化和遺產的保護和評估。在不損害外層墻壁和壁畫的前提下探明內層壁畫是否存在,此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但假如塞拉西尼能證明確實“畫后有畫”,那么意大利文化管理當局將不得不面對一個難題———如何讓達·芬奇失落之作重見天日,同時又不破壞已經佇立了300多年的瓦薩里壁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