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取土破壞殆盡 “大金皇帝御灶城”漫滅村落
建筑取土破壞殆盡 “大金皇帝御灶城”漫滅村落
建筑取土破壞殆盡 “大金皇帝御灶城”漫滅村落
近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已在哈爾濱市開展。昨天,記者隨同哈市和香坊區兩級文物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哈爾濱市一處金代古城遺跡進行探察,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的古城遺跡已所剩無多。
古城曾是重要關隘
文管工作人員來到莫力街村。莫力街滿族學校教師潘杰對當地歷史頗有研究,指著村中一段長約5米,高約0.5米高的殘土墻(現已成為居民院墻的一部分)說,昔日的古城堡如今只剩下這些了,但從古城城墻殘留的遺跡,依然可以看出古城的原貌。潘杰說,根據古城遺跡及資料記載,古城基本呈正方形,城墻邊長大約在300米左右。從古城的營造方法看,土墻是被夯成的,厚重結實。古城東西各設一個城門,城門外設有甕城。從古城所處的地理位置分析,這是從北部進入金王朝首都的關口。潘杰還介紹說,“莫力”一詞在滿語中的意思為“馬”,源于女真語,可以推斷這里曾經是金代養馬場、馴馬基地。
遺跡遭毀令人惋惜
在古城東北角有一個舊稱高臺子的遺跡,上面散布著大量金代陶器碎片以及布紋瓦等。特別是1983年,一位村民曾在此發現一個直徑80厘米左右的銅鍋。專家認為,這種規制的炊具在當時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
文物管理人員表示,上世紀80年代初,曾經對這里進行考察。當時部分城墻高為1.5米,雖然破損也很嚴重,但還能看清古城四周的輪廓,而且城門外甕城的痕跡還依稀可見。時隔20多年,由于村民建筑取土、修路等造成的破壞,古城遺跡已基本消失,實在令人痛惜。
新聞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如下內容:第十九條: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對已有的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應當限期治理;對文物保護單位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