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證實楚文化起源較過去發現提早200年
考古證實楚文化起源較過去發現提早200年
考古證實楚文化起源較過去發現提早200年
湖北一項考古發掘,使楚文化的最早形成時間較此前人們認為的提早約200年。
武漢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系主任王然教授日前透露,正在進行搶救性發掘的湖北鄖縣遼瓦店子遺址,包含商、兩周時期豐富的地下遺存。這些實物表明,楚文化的形成至少可上溯到西周早期。而此前考古界發現最早的與楚文化有密切聯系的遺址年代為西周晚期。本次考古使楚文化的最早形成時間提早約200年。
遼瓦店子遺址位于湖北鄖縣柳陂鎮遼瓦村漢水南岸的二級臺地上,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配合南水北調湖北庫區的搶救發掘,從2005年開始,武漢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對遺址進行發掘。
經過3年的發掘和初步整理,考古人員發現,在遼瓦店子遺址出土的器物,年代涵蓋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西周、東周、漢、唐、宋等幾個時期。其跨越時間之長、序列之完整,堪稱一部“古代地下通史”。
發掘表明,遼瓦店子遺址包含了商、兩周時期豐富的地下遺存,其中東周時期遺存屬典型的楚文化。在西周早期稍晚的地層中,出土的鬲等陶器兼具周、楚風格。這也是在楚文化研究中,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清晰、特征最明顯的周楚文化融合發展的實物例證。
長期以來,楚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一直是考古界一個懸而未決的重要學術課題。近年來,丹江口庫區周邊是目前比較認可的早期楚文化起源之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