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考古工作人員在發現古墓的工地內小心挖掘文物。
日前,荔灣區西增路一工地施工過程中,在基坑內挖出一座古墓。考古人員經過多日挖掘,昨日下午從古墓中取出兩個陶罐、一塊玻璃狀物、幾塊鐵器狀物等古文物。考古部門將對該古墓葬作進一步研究。
古墓位于荔灣區西增路協和中學馬路對面,距離環市西路僅十多米;將興建廣州市藥品檢驗所擴建試驗樓,施工單位是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目前,該工地正進行基坑挖掘工程,工地西北側已挖開一個深約3米的大坑,古墓位于大坑東北側。基坑內已停止大型施工。
昨天下午,墓地已暴露在外,紅色的土坑與周圍的淤泥界線分明,南側還有一排紅磚砌在一起。幾名考古工作人員正在挖掘古墓。他們用小鏟子、小鋤頭等工具耐心地修理,在一個長方形的小坑中,已挖出了一大一小兩個陶罐、一塊玻璃狀物等出土古文物,其中小陶罐和玻璃狀物保存完好,但大陶罐破損嚴重。下午4點左右,考古人員將這些出土物全部挖起來,用報紙包好后帶走。
工地工人說,4天前在挖基坑時,挖掘機從地下挖出很多紅磚才知道那里有古墓。墓葬發現后,基坑就停止了施工,并上報文化部門,考古人員隨后介入保護挖掘,“下午幾個負責人還在一起開會討論如何處理”。
據2000年12月出版的《廣州文物志》,1953年以來,在配合各項建設工程中,廣州市先后清理發掘秦漢至元明的歷代古墓逾千座。屬南越國時期的墓大多分布在西郊和北郊山岡上,往往成群發現。西增路所在的位置屬廣州西郊的西村,正好是廣州古墓葬集中地,目前,此次發掘古墓的考古價值尚不明朗。

考古人員把挖掘出的文物小心地用報紙包起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