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唐卡收藏市場不斷升溫,拍賣市場屢創唐卡拍賣的天價:1994年在紐約一次拍賣會上,一幅明永樂御制的巨型刺繡唐卡曾以100萬美元高價成交;數年后,這件作品又在香港的拍賣會上亮相,賣出3087.41萬港元的天價,創下唐卡拍賣的最高紀錄。
作為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繪畫藝術,唐卡以其濃郁的藏民族藝術特色和神秘獨特的風格,征服了無數收藏者的心。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唐卡色彩亮麗華美、圖象莊嚴肅穆,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唐卡收藏熱的出現,不僅可以促進與之相關的繪畫藝人和古玩商家的經濟增收,而且對傳承和發揚西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作用。旺堆是拉薩八廓街的古玩商人,在八廓街開有兩家古玩店,每年旅游淡季,他都會去民間收集和整理唐卡之類的古董。旺堆也因此由一個家境貧寒的普通牧民成為家境殷實的商人,他的成功與唐卡收藏密不可分。西藏大學美術專業有專門的唐卡繪制班,對繼承唐卡藝術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次旦郎杰、夏吾才郎等人是知名的現代唐卡繪制藝術家,他們作品不僅發揚了傳統唐卡藝術的繪制技法,還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元素,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每部作品在市場上可以賣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不等。
然而,由于唐卡收藏者對唐卡的認識不足,收藏唐卡的過程中難免產生誤區,不能對唐卡的價值產生正確、合理的判斷。目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唐卡市場類似于蟲草市場,出現了以新充舊、顏料作假、粗制濫造的不良現象。不法商人利用煙熏、煙土涂抹的方式把新繪制的唐卡“仿舊”,謀取暴利;有的用廣告顏料等現代化學合成顏料來降低制作成本,生產劣質產品;有的用丙烯金液來做出“仿真金”效果的唐卡,以次充好。實際上,唐卡藝術的主要價值體現在其繪制工藝上,一幅精美的唐卡,繪制過程非常講究和繁雜,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雖歷經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畫面依然完好、燦爛如新。假唐卡、次品唐卡在市場的出現,不但攪亂了正常的唐卡收藏市場的秩序,損害了收藏者的利益,也給西藏的唐卡藝術帶來了不良影響。
目前,從事唐卡繪制的藝人數量雖然眾多,但其目的多數是為了賺錢,真正靜心從事創作、鉆研技術的人很少,大多數的藝人水平還停滯在臨摹的層次,在畫工上不夠精細,在態度上也不夠認真,這些都不利于唐卡藝術的健康發展。
總之,唐卡收藏的不斷升溫,有利也有弊,有喜亦有憂。在正確看待唐卡收藏熱這一現象的同時,我們急切盼望唐卡收藏市場早日走向規范,使唐卡這一民族藝術健康、有序地發展。
唐卡收藏熱的喜與憂
唐卡收藏熱的喜與憂
唐卡收藏熱的喜與憂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