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腳步臨近,除了東道國郵政照例印發系列郵票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郵政也加入到這股郵資票品發行熱潮中。如何在同一題材爭奪戰脫穎而出,正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郵政追求的目標,而從材質、外形上尋求突破不失為有效手段。


位于美洲加勒比海海地島西部的海地共和國與我國友好鄰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郵政趕在2007年11月16日搶占先機,分別在常規紙質郵票基礎上推出絲綢、立體和碟片郵票,且形狀多變。
2007年4月,海地郵電部授權有著多年參與外國郵政發行中國事物題材郵資品經驗的中國對外友好協會精心策劃,決定交中國代印一套《2008北京奧運會》郵票,常規紙質郵票2組:一組是統一以2008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為背景、邊紙飾2008北京奧運會“中國印”會徽圖的小全張2張,各含面值10古德(gourde)的郵票6枚,上方均為1枚表現海地19世紀初宣布獨立時建造、1982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拉米帕斯國家歷史公園之古城堡、逍遙宮的矩形郵票,下方各為5枚圓形郵票,1張小全張內是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1張小全張內是中國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遺址、故宮、長城、頤和園、天壇(圖二);一組是各含6枚“中國印”會徽圖和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圖“福娃”郵票的小全張4張,郵票面值統一為6古德(gourde),小全張邊紙飾不同運動項目剪影。又用三維立體光柵塑料片按第一組小全張樣式印制立體郵票,圓形郵票的“福娃”和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圖案可交替呈現。最特別的是經中國絲綢主要產地之一的江蘇省蘇州錢小萍古絲綢復制研究所反復研制,由國內知名的絲綢專家、宋錦織造技藝的首批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采用傳統的宋錦織造工藝,通過巧妙的結構和工藝設計,運用宋錦中獨特的彩拋“活色”技藝,將傳統工藝和現代元素相結合,通過多次的試制,終于在10月成功用宋錦織造出常規郵票大小的北京奧運吉祥物“福娃”圖案,“福娃宋錦”中的福娃形象個個生動亮麗,底紋則是中國傳統的象征吉祥如意的花紋。最終定稿一版將第二組紙質小全張6枚“福娃”及“中國印”會徽圖郵票改為4個六橫連共24枚郵票,每枚面值10古德(gourde)。整版輕薄平挺的6萬套宋錦郵票送到北京郵票廠進行打孔加工后最終成品。海地郵政實際正式限量發行2500版。
朝鮮郵政啟動《2008北京奧運會》系列郵票發行可謂領先一步。早在2001年9月10日,就發行了《北京榮獲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小全張,內含排成奧運五環狀的5枚圓形郵票,面值均為56朝元。主圖分別是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給中國乒乓選手鄧亞萍頒獎、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群眾歡慶北京申奧成功、以及王軍霞、李寧、伏明霞等奧運會冠軍,背景是歡慶的人海,邊紙飾北京申辦奧運標志(圖三)。次年,《北京榮獲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小全張即榮獲中國第一屆外國(地區)最佳郵票評選的最佳小型張獎。2007年11月16日發行的是朝鮮《2008北京奧運會》系列郵票之二,由朝鮮遞信省朝鮮郵票社授權中國朝鮮郵票研究會策劃,包括一紙質小全張,含排成奧運五環狀的5枚“福娃”圖圓形郵票,面值3、12、30、70、140朝元,邊紙飾“中國印”會徽圖及各種美麗的花卉。照此小全張式樣再用三維立體光柵塑料片印制立體郵票,“福娃”與其前生原形事物——跳龍門的鯉魚、大熊貓等圖案交替呈現。最特別的是兩款整張壓制成八邊型可播放朝鮮《阿里郎》等大型民族歌舞的DVD視頻光盤郵票,面值300、500朝元,郵票也就是光盤表面圖案為劉翔、郭晶晶等中國、朝鮮知名奧運選手比賽、領獎的場面及“中國印”會徽和朝鮮奧委會會徽圖(圖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