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話豬年】
惟精是求是主流
書畫能夠升值這么多,老黃感覺應當感謝市場,“惟精是求”已經成為2007年收藏市場主流,像和他一起的藏家,沒有人想著怎么去“撿漏”,怎樣去找黑馬,而是一心一意尋找藏匿在民間的古畫和大師畫作。
回看過去的一年,古代書畫一直呈走高趨勢,令他們感到驚喜的是,到了下半年,當代藝術的銳氣最終還是被古書畫給壓了下來,在嘉德秋拍上,明仇英《赤壁圖》拍出7952萬元,首次讓中國書畫作品拍到了1000萬美元的高價上,這說明書畫市場已經開始出現價值沉淀,書畫市場真正的王者還應當是古書畫。
曾與古代書畫比翼雙飛的瓷器市場去年異常平淡,但老黃并不感到驚奇。市場需要精品,而去年中檔瓷器居多,沒有古書畫市場和當代藝術品市場那么多的精品和大牌,門庭自然冷落得多。從全年來看,除了嘉德春拍的清代雍正綠地粉彩描金鏤空花卉紋香爐和北京翰海春拍的清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可圈可點,分別拍出2643萬元和2408萬元,其他瓷器全年單件拍價超過500萬元以上的非常少,市場平淡在情理之中。
【專家話鼠年】
古代書畫穩步走強
預估2008年的收藏市場熱點,部分專家認為古代書畫依然會引領未來市場。因為古代書畫資源不可再生,每次古代書畫專場的規模有局限,加之中國人“慎終追遠”喜歡保留傳統的民族性格,另外相當一批年輕精英人士對古代書畫有情結,因此藏家的隊伍也在日益壯大中,古代書畫的價格還會繼續攀升。藝術市場評論家牟建平表示,相比于過分依賴海外背景和資金的當代藝術,2008年,古書畫名家精品將會繼續穩步走強,畢竟它的珍稀性決定了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另外的市場熱點在未來極有可能是玉器等雜項,像幾年前在歐洲拍賣行拍出1000萬元的玉印,在去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4300多萬元成交,相信在今年這波火熱行情會傳播到國內。牟建平稱,瓷雜市場中,文房、佛像、玉器、印章將是今年市場值得關注的重點項目,這些板塊由于價位相對較低,沒經過市場炒作,因此未來這類板塊上漲空間較大,投資價值可觀。相信今年文房、玉器、印章將會繼續升溫。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張羽飛 吳敏 馮一萌 蘇曼麗 孟斯碩 周鵬飛
本版插畫/魯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