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白鷺芳洲明清風韻節”昨日落幕
2008“白鷺芳洲明清風韻節”昨日落幕
2008“白鷺芳洲明清風韻節”昨日落幕
在閉幕前一天的“詠春游園唱詩會”上,已經83歲高齡的中國散文詩詞學會副主席丁芒先生當場為活動作詩兩首,表達了自己的游園感受。盡管唱詩會定于23日下午兩點開始,但丁老卻提前了一個多小時到達公園,對公園改造后的山水風光和明清風韻節的現場活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丁老認為,白鷺洲公園舉辦的這次活動很有特色,“文化氣氛濃厚,感覺很好。”而公園現在的面貌煥然一新,十分雅致。他表示,以后有機會將經常來走走、采采風。
接下來的唱詩交流會上,丁老和南京書畫研究院的十幾位書畫家現場揮毫潑墨,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圍觀。在丁老即興作了兩首詩后,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師丁秀閣老先生不僅現場作了一幅畫,還題寫了兩幅字送給活動組委會。當天的唱詩會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直到結束時,各位大師的雅興仍然很高,“尤其是丁芒老先生,不停對身邊的人說‘很有感覺’。年事已高的他對藝術文化還有這么高的熱情,這讓我們在場的人都很感動。”丁浩告訴記者,唱詩會上各位大師的墨寶已由組委會統一安排技術處理,之后將找機會再次向游客和市民展示。
“非遺”主題將做系列活動
“非遺”項目是本次明清風韻節的主題內容,為此,活動特別籌劃了民間藝術風俗展、中華地方戲曲劇目巡展等來展示我們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前七天的中華地方戲曲劇目巡展上,越劇、南京白局、皮影戲等一一亮相,為游客帶來了不同尋常的視聽享受。不少游客,尤其上了年紀的市民看后都表示,應該好好保護這些傳統的地方文化,代代相傳。民間藝術風俗展則給了金陵剪紙、面人藝術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
對此,公園及活動相關負責人均表示,“非遺”主題的活動將不斷推出,地方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特色美食小吃等都將陸續帶給游人,并做成“系列”,持續進行下去。
夜公園打造燈會分會場
與夫子廟相鄰的白鷺洲公園,此次還是夫子廟燈會的分會場。據丁浩介紹,元宵節期間,晚間游園的人數明顯增加,作為南京市晚間亮化做得較好的夜公園,白鷺洲公園配合夫子廟燈會,早早地在園內扎起了五組大型主題燈組。其中包括“風雅白鷺燈光牌樓”、“牡丹亭”、“秦淮八艷之一——馬香蘭燈組”等。“從這兩天晚上游客的反應來看,這幾組燈還是較受市民喜愛的。”
一位向記者發來自己攝影作品的錢先生在郵件中說,現在的白鷺洲公園是一座以“中國水園林”為主格調的文化公園,建筑形式采用明清江南園林的傳統風格,與夫子廟地區明清風格的古建筑群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猶如鑲嵌在秦淮風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錢先生表示,每年全家都會去燈會現場觀燈,今年明清風韻節的活動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白鷺洲公園的燈會分會場我們也會去。”
而在2月22日晚舉行的“第四屆江蘇南京房地產文化節”上,現場更有直升機不斷拋灑花瓣,并配合大型焰火秀,將整個明清風韻節的晚間活動推向高潮。
對于近來白鷺洲公園晚間游園的火爆現象,丁浩向記者透露,3月底左右,公園將恢復“夜泊秦淮”的大型演出。屆時,每晚都將有精彩節目獻上,園方也力爭將此打造成南京夜公園的文化名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